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算盘:商业帝国 > 琉璃易碎

琉璃易碎

琉璃易碎 (第2/2页)

三十块,差不多是他半个月的伙食费。颜旭没有犹豫,从内衣口袋里掏出用手帕仔细包着的工资,数出三张十元的票子,递了过去。他没有讨价还价,仿佛买的不是一件旧货,而是一个念想,一个警示,或者说,一个陪伴。
  
  他把算盘仔细地揣进棉袄内侧的口袋,紧贴着胸口。冰冷的木质似乎慢慢汲取了他的体温。他推着自行车,缓缓走出胡同。身后,是老头的吆喝和旧货市场的嘈杂;身前,是车水马龙、日新月异的北京城。
  
  他心里默默地想:“就算人心难算,路,总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技术是基础,但这商业世界的规则,或许,我也该开始学着计算了。”这第一把算盘,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午后,以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了他踏入真正商业洪流的第一步,沉重,而寓意深长。
  
  部里的气氛,与展会上的火热截然不同,像一潭被深秋寒意浸透的死水。办公室的窗户蒙着一层灰,阳光费力地透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模糊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旧纸张、墨水和某种体制内特有的、停滞的气息。
  
  颜旭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那架紫檀木算盘就放在手边。他面前铺着信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算珠,冰凉的触感让他保持着一丝清醒。他正在起草一份报告,关于“自主研制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初步可行性分析”。字斟句酌,试图用最严谨、最客观的技术语言,去撼动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引进”决策。
  
  他对面桌的老张,端着搪瓷缸子,吹开浮沫呷了一口浓茶,瞥了一眼颜旭笔下沙沙移动的钢笔,悠悠地叹了口气:“小颜啊,展会看花眼了吧?不是我说你,有些事,想想就得了。部里这次下定决心引进通天集团的系统,那是专家论证、领导拍板了的。你写这个,”他用下巴指了指颜旭的信纸,“费力不讨好。”
  
  颜旭笔尖一顿,墨水在纸上洇开一个小点。他没抬头,声音有些发闷:“张工,他们的技术是好,可全部依赖引进,核心攥在别人手里,我们永远只能是修路搭桥的,路桥上跑什么车,怎么跑,我们说了不算。而且,您算过这笔账吗?一套系统的引进费用,天价!后续的配件、升级、技术服务,更是无底洞。这外汇花得……”
  
  “哎哟喂,我的颜大工程师!”老张打断他,带着几分过来人的调侃,“你跟我算这个?部里缺你这点算盘珠子?引进是贵,可快啊!立竿见影!你自己搞研发,投入多少?时间多长?成功率多少?搞不出来怎么办?这责任,谁担得起?”他压低了声音,“再说了,这里头……牵扯多少人的饭碗和前程,你琢磨过吗?”
  
  “饭碗和前程,不能总指望别人施舍。”颜旭终于抬起头,眼神里有一种老张看不懂的执拗,“技术落后,可以追。骨头软了,就真站不起来了。”
  
  老张愣了一下,摇摇头,不再说话,只是那眼神里多了几分怜悯,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注定要碰壁的年轻人。
  
  报告最终还是交上去了。如石沉大海。
  
  几天后,处里开例会。领导总结发言,谈到技术路线时,不点名地敲打了几句:“……我们有些年轻同志,有热情,有想法,这是好的。但要脚踏实地,要尊重科学规律,更要服从组织决定。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怀疑经过充分论证的引进战略。要相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们同样能掌握先进技术嘛!”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领导抑扬顿挫的声音。颜旭感到几十道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自己,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同情,更多的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淡漠。他坐在角落里,手指在桌下紧紧攥着那架算盘,算珠深深嵌入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他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投入死水的小石子,连涟漪都未能荡开,就沉了底。
  
  他被明显地边缘化了。原本让他参与的一个技术引进对接小组,找了个由头将他调离。重要的会议不再通知他,一些内部的技术资料,也对他设置了查阅权限。他每日的工作,变成了整理无关紧要的文件,或者被派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行政杂务。那种无形的、冰冷的墙壁,在他四周悄然垒起。
  
  这天晚上,雨下得很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噼啪作响。颜旭没有直接回宿舍,骑着车冲进雨幕,来到了中关村附近一家他们常去的小馆子。馆子门脸不大,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炒肝、卤煮和廉价烟草的味道。塑料桌布上油渍斑斑,墙壁被熏得发黄。
  
  林浩天已经在了,正就着一盘花生米喝啤酒。看见颜旭像只落汤鸡似的进来,他赶紧招手,递过一条干毛巾:“怎么淋成这样?快擦擦。”
  
  颜旭脱下湿透的工装外套,露出里面略显单薄的毛衣。他把那架用油布仔细包好的算盘小心放在干燥的凳子上,这才接过毛巾,胡乱擦着头发和脸。
  
  “怎么样了?你那报告?”林浩天给他倒了一杯二锅头,推过去。
  
  颜旭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他苦笑一下,把单位里发生的事情,领导的话,同事的态度,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林浩天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等颜旭说完,他才哼了一声:“我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老颜,你啊,就是太轴!跟他们讲技术自主?讲骨头硬软?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他们眼里只有现成的政绩,安稳的乌纱帽!”
  
  他凑近一些,压低声音,眼睛里闪着和颜旭不同的、更为锐利务实的光:“但是,老颜,你想过没有?他们不要,市场要!你看看这中关村,每天有多少公司冒出来?倒买倒卖组装机,拉根线搞传真服务,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我们手里有技术,为什么不能自己干?”
  
  “自己干?”颜旭抬起眼,雨水顺着发梢滴落,眼神有些迷茫,“怎么干?钱从哪来?场地呢?客户呢?”
  
  “钱,可以想办法凑!场地,先租个小门脸!客户,一家一家去磕!”林浩天越说越兴奋,拿起桌上装醋的小玻璃瓶和盐罐摆在中间,“你看,这是通天集团那样的巨头,”他指着醋瓶,“高高在上。这边,”他指着盐罐,“是无数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单位,他们用不起通天的天价设备和服务,但他们也有通信需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抓过颜旭放在凳子上的算盘,不由分说塞到颜旭手里:“来,老颜,别光闷着。咱们现在就算算!注册公司要多少钱?租个二十平米的门脸多少钱?代理一批最基础的进口分线器、用户小交换机,本金要多少?每个月房租水电、我们俩的基本开销要多少?第一批货如果能顺利出手,毛利有多少?多久能回本?”
  
  颜旭的手指触碰到熟悉的算珠,在林浩天连珠炮似的追问下,他下意识地拨动起来。昏黄的灯光下,油渍的桌面上,那架紫檀木算盘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数字在他脑中飞快地运转,与算珠的碰撞声交织。
  
  代理设备的成本、可能的售价、税费、必要的应酬开销……一项项,在他的指尖下变得清晰。他算得极其认真,眉头紧锁,仿佛在进行一项精密的科学实验。林浩天则在一旁,不断地补充着各种现实可能遇到的成本和变量,语气热切。
  
  “……如果,如果我们第一个月能拿下三个像纺织厂招待所那样的小项目,”颜旭停下手指,抬头看向林浩天,眼中因为酒精和计算的专注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刨去所有开销,我们……我们或许能剩下两百块。”
  
  “两百块!”林浩天一拍桌子,震得花生米跳了起来,“够了!老颜!这就够了!这说明这事儿能干!至少饿不死!有了这第一步,后面就有第二步!总比在部里受那窝囊气强!”
  
  颜旭看着算盘上定格的结果,又看看窗外依旧滂沱的雨夜,心中那堵冰冷的墙壁,似乎被这小小的、充满烟火气的计算,撬开了一道缝隙。缝隙里,透进来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光。那光是冒险的,是未知的,甚至可能是危险的,但那是属于自己的光。他紧紧攥住了算盘,仿佛攥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或者说,一把即将劈开荆棘的、最初的钝刃。裂痕,已在他固守的世界里,无可挽回地出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