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耕田的收获 (第2/2页)
“爸,你看这啥?”祝十三把平安扣递过去,手指还在微微发颤——不是害怕,是有点激动。父亲接过来,放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看,指腹蹭过边缘的纹路,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表面,“看着像块老玉。你看这光泽,不是新玉能比的,说不定是以前种地的人丢的,埋在土里有些年头了。”他又闻了闻,“还有点土腥味,得好好洗洗。你要是喜欢,就留着,串根红绳戴在脖子上,也算是个念想。”
祝十三把平安扣攥回手里,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心里钻,驱散了刚才的慌乱。他又从口袋里掏出干净的衣角,仔细擦了擦平安扣的每一个角落,温润的光泽更明显了——是淡淡的乳白色,里面还藏着几丝浅褐色的纹路,像山水似的。虽然边缘有些细小的磕碰,可整体圆圆满满的,握在掌心特别踏实,比他在省城买的那些塑料饰品实在多了。“我留着,晚上回去找根红绳串起来,当个吊坠戴。”他把平安扣揣进上衣内袋,贴着心口的位置,指尖时不时能碰到那个圆圆的孔,像碰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心里突然觉得,这枯燥的耕地活儿,好像也藏着点意外的甜,不像刚才想的那样,只是重复的劳作。
父亲已经重新检查了农耕机,确认没问题后,拉着启动绳,“突突”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更稳了些。他把扶手递给祝十三,“这次小心点,慢慢走,别着急。”祝十三站起身,接过扶手,这次攥得更紧了,指关节都有点发白。阳光洒在翻起的泥土上,泛着金色的光,土块里的草籽好像都在发光。内袋里的平安扣贴着心口,冰凉的触感让他很安心,仿佛有股小小的力量,顺着心口往四肢蔓延。
他推着农耕机,一步一步往前走,犁刀翻起的泥土整齐地排在身后,像一条褐色的带子。远处的山清晰可见,黛色的山脊连绵着,山脚下的村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混着农耕机的轰鸣,特别热闹。他不再觉得机器的震动刺耳,反而觉得那震动很实在,像土地在跟他说话;也不再觉得太阳晒得难受,反而觉得阳光很温暖,晒得人心里亮堂堂的。
耕到第三垄时,父亲在田埂上喊他:“歇会儿吧,喝口水。”祝十三停下农耕机,走到田埂边,接过父亲递来的水壶。水壶是军绿色的,上面印着的字已经模糊了,里面的水带着点井水的凉,喝下去特别解渴。他摸了摸内袋里的平安扣,还在,冰凉的,很踏实。父亲坐在田埂上,点燃了刚才掉在地上的旱烟,烟雾袅袅,飘在阳光下,像一层薄纱。“你小时候,还在这地里追过蝴蝶呢。”父亲突然说,声音很轻,“那时候你才这么高,穿着开裆裤,跑起来跌跌撞撞的,把蝴蝶惊得满天飞。”
祝十三愣了愣,他已经记不清小时候的事了,只记得在省城读书时,偶尔会梦到老家的田地,却总是模糊的。现在站在这片地里,握着农耕机的扶手,揣着意外捡到的平安扣,听着父亲的话,那些模糊的记忆好像清晰了点——好像真的有个小小的身影,在田埂上跑,笑着,闹着,身后跟着追他的母亲。
“接着耕吧,争取天黑前耕完这几垄。”父亲掐灭旱烟,站起身。祝十三点点头,重新握住农耕机的扶手。这次,他的脚步更稳了,心里也更亮了。他知道,这片土地以前养育了父亲,养育了小时候的自己,现在,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接纳他——不是困住他,而是给了他一份踏实的活计,一份意外的惊喜,一份久违的归属感。
夕阳慢慢西斜,把祝十三和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翻起的土地上。农耕机的“突突”声还在继续,却不再是单调的轰鸣,反而像一首有节奏的歌,伴着山风,伴着鸟鸣,在田埂间回荡。祝十三摸了摸心口的平安扣,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了点——他好像第一次明白,所谓的“希望”,不一定是在遥远的省城,不一定是在光鲜的写字楼里,也可能藏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藏在一次意外的发现里,藏在父亲的的叮嘱和母亲的牵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