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继续和其他大佬交朋友 (第1/2页)
五年?从几万到一千万?十年内网民数量一亿?
这怎么可能?这比发射火箭还快。
“江董,你这个……是不是太乐观了?”马华腾的语气很委婉。
丁三石更直接:“硬件和资费是两座大山,就算国家大力扶持,电脑降价,电话费下调,也不可能快到这种地步。老百姓总得先买得起电脑吧?”
“你们都是业内人士,应该懂的技术发展的速度从来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江振邦解释道:“1985年,互联网在米国还只是少数军事和科研机构的玩具,现在你们知道米国有多少互联网用户吗?”
马华腾立刻道:“至少两千万了!”
“对呀,这仅仅是爆炸性增长的开始。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新世界的规则系统。一旦基础建好,它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因为越多人用,它的价值就越大,这种共识效应会让用户数量爆炸式增长。”
“至于老百姓什么时候能买得起电脑……”
江振邦笑道:“可以用电话和电视的普及速度做参考嘛,还有VCD,去年万燕的一台VCD,卖四五千块,现在呢?我们兴科量产的VCD,成本能压到一千块。”
“电脑也是一样,核心部件的价格会以你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暴跌。至于网费,当用户规模上来,当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国家战略,你觉得它还会贵吗?”
马华腾和丁三石都有些被说服了,但后者又有点嘴硬:“咱们和米国相比差距太大了,国内电脑产业的发展也不和人家比较。”
江振邦不置可否,问:“你们认为让互联网和电脑快速普及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马华腾沉吟道:“还是硬件成本,电脑太贵了。”
丁三石补充:“网络资费,普通家庭也承受不起。”
江振邦摇摇头,道:“是人才,是海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对信息和外部世界充满极度渴望的年轻人。”
“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今年我国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已经接近百万,这个数字未来十年也会成倍增加。因为民众渴望高等教育,国家也需要高等人才,上大学的人越多,越能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
“而这些高等人才,就是我国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产业能够迅速发展的根本燃料。”
总体而言,这顿饭是江振邦给未来的两位互联网巨头上课、画饼,讲趋势,谈未来。
马华腾和丁三石听得是半信半疑,但也心潮澎湃。
他们只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了三岁的年轻人好牛逼,也好会吹牛逼,不愧是一家资产上亿国企的掌门人。
看问题直击本源,视野非常有高度。
比不了比不了,如果不是江振邦实在年龄太小,他们真想拜大哥了。
饭局结束,丁三石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兴科还招不招人。
江振邦哈哈一笑,让李天来掏出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说:“我会看相,你和POny,一个是食伤生财,一个杀印相生!都是做大事的命,你们不适合给人打工,只能自己创业做老板。”
“现在你们兄弟俩先沉淀沉淀,静待时机,有烦心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聊天,等时机成熟了,你们想自己出来单干,就来兴宁找我。”
微微一顿,江振邦豪迈道:“钱的问题,人的问题,我竭尽全力的帮你们!”
这句承诺不可谓不重,让马华腾和丁三石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回去的路上,陶英杰忍不住问:“老大,你为啥那么重视他俩啊?”
江振邦悠悠道:“我很看好互联网这个行业,所以遇到相关人才就想认识认识。”
言罢,他叮嘱陶英杰:“你以后在南方常驻,算是代表我,要和他们多走动,没事就请他们吃吃饭喝喝酒。遇到搞IT,做互联网的其他人才,也帮我笼络住了。”
“过段时间我给你一笔钱,你到沪市成立家投资公司,我判断明年股市应该会走强。我选股,你招聘交易员来炒。然后用盈利给这些人做天使投资,让他们创业。你自己,也要多了解相关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