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继续和其他大佬交朋友 (第2/2页)
陶英杰听得心头一跳,成立投资公司?炒股?
搞金融啊?这玩法可比倒卖家电高级多了!
陶英杰一直想做,所以连忙点头应下,也没来得及问炒哪个,反正江振邦说过段时间再给钱。
陶英杰嬉皮笑脸地扯别的:“老大,你啥时候学的看相?给我也看看呗?我是什么命格?”
江振邦说刚才是饭桌上胡说的,自己不会,陶英杰不信,一再追问。
江振邦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偏财坐偏官,心思多,脑子活,容易得横财,但更容易被其拖累,最终一场空,所以你必须得走正路…简而言之,听我的话就完事了!”
陶英杰将信将疑,不过面上立刻应声:“听你的,你是领导,又带我发财,我不听你的听谁的?”
在鹏城的最后两日,江振邦的行程依旧紧凑。
他以兴科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先后拜访了两家企业,
第一家是在今年初刚成立的,藏在鹏城郊区工业园里的“毕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与江振邦相比,毕亚迪的老板王传富才是个真正的技术天才,从首都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毕业后留院工作,做到副教授后下海经商,自主创业。
未来,王传富被芒格誉为“亨利·福特和爱迪生结合体”,毕亚迪也成为了一家举世闻名的车企。
但现在,毕亚迪只是个做电池的小公司。
江振邦找上了门,理由是为兴科未来的便携式影音产品考察电池供应商。
然而,两人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话题很快就从几毛钱一个的电池成本,飘到了十年后的新能源格局。
二人聊了半天,最后各自意犹未尽的道别,王传富看着江振邦的名片,才想起来他好像没下一分钱的订单。
江振邦去的第二家,是已经小有名气的“华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老板名叫任正平。
拜访理由也类似;兴科公司正在高速扩张,未来对企业内部的程控交换机以及通讯网络有极高需求,希望寻求一家可靠的本土供应商。
任正平对此表示了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华未自主研发的产品。
然而谈话的走向便超出了商务的范畴。
江振邦从企业通讯聊到未来的移动网络,从2G时代的GSM和CDMA之争,聊到未来数据业务将取代语音通话,成为通讯网络的主要载体。
他甚至断言,未来十年,谁掌握了核心的交换与传输技术,谁就能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观点,与任正平倾尽所有投入研发的理念不谋而合。
任正平有些意外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无法想象,一个来自东北县城、搞家电的国企厂长,竟然对通讯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着如此深刻的洞见。
这不像是合作方,更像是一位同行多年的战略知己。
这场会面,最终也没有落到任何一纸合同上,只在临别时,任正平用力地握了握江振邦的手,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至此,南下之行,圆满收官。
十二月七号,江振邦坐上了前往首都飞机,董秘李天来没忍住,问道:
“老板,你最后这两天见的人,好像都没和他们达成什么合作。”
“就是交个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江振邦心里清楚,自己的根基在体制内,但仕途想要走得稳、走得远,光靠自身的努力和高层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山头”,一个能在关键时刻为他提供强大助力的利益共同体。
马华腾、丁三石代表着未来的互联网舆论和新兴经济。
王传富、任正飞则代表着实体工业和科技命脉。
而兴科公司和他即将亲手扶持起来的“青年军”,则是他最直接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班底。
当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将形成一股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洪流,成为他在官场上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长枪和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