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营销 (第2/2页)
注资,既是海湾市要“摘桃子”,也是兴科发展的必经之路。
海湾市注资给兴科后,无疑会给兴科更多的资源倾斜,只凭兴宁这个县级市,对兴科的帮助有限。
但随着海湾市的注资,到时江振邦的话语权肯定要分出去一部分。
不过,这要等方省长的视察结果而定,其他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一是孙国强和刘学义能否比前世提前进步。
二是兴科的归属和未来发展。
三是自己的去留。
就像刘学义说的,眼下想太多也没意义,江振邦闭眼假寐片刻,很快稳定了心神,开口与下属聊起了此行的工作安排。
他的当务之急,还是为兴科VCD开疆扩土。
兴科的成绩越耀眼,江振邦也就越有底气。
后续无论事态如何变化,都能让江振邦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呜呜~”
当天晚上六点三十分,火车抵达奉阳市。
江振邦让其他下属们去宾馆休息,明天一早散布到奉阳各县区的百货大楼继续地推,寻找新的经销商。
而他自己则和新任秘书冯子豪、保镖王浩打了出租车,直接前往奉阳工业学院附近的天都酒店。
出租车穿过奉阳市华灯初上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一栋颇具苏式风格的雄伟建筑前。
“振邦,这儿呢。”
江振邦带着二人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堂,就看到之前的辅导员章景行,坐在沙发正等着。
“老师,校长们都来了?”
“嗯,就差你了,牡丹厅。”
江振邦摆了摆手,让冯子豪他们去到大堂用餐等自己。
他和章景行上楼,来到一间装潢典雅的包房门前。
推门而入,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
包房里有五个人,还没入座,而是在待客区的沙发上一边喝茶水,一边闲聊。
为首的是一位戴着头发稀疏,但眉毛又浓又黑的男子,约莫五十来岁,此人正是奉阳工业学院的一把手,党委书记张博文。
他身边那位看起来四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性,则是工业学院的校长:李兰芝。
其余三人,都是学校的副校长,周明德也在其中。
“哎呀,振邦来了!”
周明德一看到江振邦,立刻满脸笑容地站了起来,并为其互相介绍。
“张书记,李校长…各位老师好!”
江振邦第一时间道歉,甭管是否迟到,都说火车晚了点,让各位老师等自己实在罪该万死。
张博文等校领导也没在意,笑眯眯地说着没关系,看着江振邦的眼神,满是长辈对晚辈的欣赏与喜爱。
“来,振邦,坐我和书记旁边。”
一番客套的寒暄和热情的介绍后,李兰芝校长温和拉着江振邦,在饭桌旁落座。
江振邦被安排在了书记张博文和校长李兰芝的中间,这位置说明了学校对他的重视。
不单单是因为江振邦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兴科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奉阳工业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加上双方的利益捆绑和紧密合作关系。
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米国已经玩了很多年。
但在国内,真正落地并实践的例子不多,奉阳工业学院和兴科的合作算是先行典范。
因此,工业学院的就业率也都跟着水涨船高,不少用人单位都点名要参与过兴科项目的学生。
当然,大部分参加过项目的学生,都被兴科留下了。
而江振邦这次来奉阳,想让校领导们帮个小忙,联系下媒体资源,为兴科公司做宣传,给VCD造势,他们自然也是全力以赴的帮忙。
这就是江振邦这次出差的目的:搞营销,把自己和兴科厂捆绑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