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勤工 (第1/2页)
秋意渐浓时,戈壁滩该是起风了吧?
拾穗儿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指尖摩挲着奶奶寄来的信笺,纸上“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别省着”的字迹被她摸得发毛。
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飘在窗台上,像极了奶奶村口那棵老沙枣树上掉落的枯叶。
她捏了捏口袋里仅剩的几十块生活费,那是这个月省吃俭用剩下的……
每天早餐只买一个馒头,午餐和晚餐都打最便宜的素菜,可即便这样,离下个月发补助还有十几天。
“得再找份活干。”拾穗儿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轻声说。
镜中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头发扎得紧紧的,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乱,可眼神却亮得很——就像戈壁滩上迎着风沙生长的沙蒿,再难的日子,也得生出些韧劲来。
她想起图书馆门口贴的勤工俭学招聘启事:每天傍晚整理书架、擦拭桌椅,一小时十五块钱,管晚饭。
这个岗位像一束光,瞬间照亮了她紧绷的神经。
第二天一早,她揣着写好的申请,在图书馆服务台旁徘徊了好久。
管理员阿姨正在整理还书,手指麻利地在电脑上扫码、分类,偶尔抬头对借书的同学笑一笑,眼角的皱纹像绽开的菊花。
拾穗儿攥着申请的手心出了汗,纸角都被捏得皱巴巴的,直到阿姨闲下来,她才鼓足勇气走上前。
声音细得像蚊子叫:“阿姨,我……我想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
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接过申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申请上,拾穗儿的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
“为减轻奶奶负担,愿尽己所能做好工作”这句话,被她描了两遍,墨色都深了些。
“丫头,你是去年那个总在靠窗位置看书的姑娘吧?”
阿姨抬头问,眼神里带着几分熟悉。
拾穗儿没想到阿姨还记得自己,脸颊一下子红了,点点头:“是我,阿姨。我叫拾穗儿,大二的。”
“拾穗儿,好名字。”
阿姨把申请放在桌上,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这个岗位要每天傍晚五点到八点,整理书架、擦桌椅,有时还要帮着登记还书,你能兼顾学习吗?”
“能!”
拾穗儿立刻站起来,语气笃定,“我下午没课就来提前准备,晚上回去再复习,肯定不耽误学习。”
她怕阿姨不信,又补充道,“我做事很仔细的,家里的农活都是我帮奶奶干,整理东西我在行。”
阿姨被她认真的样子逗笑了,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急,坐下说。阿姨信你。明天开始来值班吧,我先带你熟悉一下流程。”
走出图书馆时,拾穗儿觉得脚步都轻了,风里的银杏香都变得甜丝丝的。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申请,好像已经摸到了工资寄给奶奶时,奶奶笑着说“丫头长大了”的样子。
第一次值班,拾穗儿提前半小时就到了。
她穿了件最整洁的衬衫,袖口挽得整整齐齐,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连鞋子都擦得干干净净。
管理员阿姨已经在等她,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工作牌,上面写着“图书馆志愿者拾穗儿”。
“戴上这个,大家就知道你是来帮忙的了。”
阿姨把工作牌递过来,又给了她一副手套和一块抹布,“先从整理书架开始,按书脊上的编号排,A类是马列,B类是哲学,C类是社会科学……”
阿姨一边说,一边指着书架上的标签,拾穗儿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着,字迹比课堂笔记还要认真。
等阿姨讲完,她立刻戴上手套,走到B区书架前,开始整理。
书架比她想象中高得多,最上层的书要踮着脚才能碰到,她把脚尖踮得老高,膝盖绷得笔直,胳膊伸得发酸,才勉强够到最上面的书。
“这本是B012,应该放在第三层。”
她轻声念着书脊上的编号,小心翼翼地把书抽出来,正要往下放,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身体猛地一晃——
“哗啦!”一摞书从手中滑落,散了一地。
书页张开着,像一群受惊的小鸟,有的书脊还被磕出了小口子。
拾穗儿的脸瞬间白了,心脏“咚咚”地跳,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她连忙蹲下身,手忙脚乱地捡书,指尖被粗糙的纸页划破,渗出血珠,火辣辣地疼。
可她顾不上擦,只顾着把书一本本捡起来,对着编号仔细核对。
“对不起,对不起……”
她嘴里不停念叨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死死咬着嘴唇不让它掉下来——
她怕一哭,阿姨就不让她干了,怕这份能给奶奶减轻负担的工作就没了。
“丫头,别急,慢慢来。”
管理员阿姨听到动静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包创可贴。
她蹲下身,轻轻按住拾穗儿正在捡书的手,“先把伤口处理好,书我来帮你排。”
拾穗儿抬起头,眼眶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阿姨,对不起,我把书弄掉了,还磕坏了……”
“没事,书磕坏了可以修,手伤了可不行。”
阿姨拿出一张创可贴,小心翼翼地贴在拾穗儿手心的伤口上,指尖的温度透过创可贴传过来,暖得她鼻子一酸。
“书架高,你够不着就搬凳子,别踮着脚,容易摔着。整理书架急不得,得慢慢熟悉,阿姨刚开始干的时候,比你摔得还多呢。”
阿姨的话像一股暖流,浇灭了拾穗儿心里的慌张。
她看着阿姨蹲在地上,熟练地把书按编号排好,手指在书脊上轻轻划过,像在抚摸老朋友。
“你看,书脊上的编号有规律,前两位是大类,后面是小类,按数字顺序排就行。”
阿姨拿起一本《西方哲学史》,指着编号说,“这本B023,‘B’是哲学大类,‘02’是西方哲学,‘3’是具体的册数,放在B区第二层第三格就对了。”
拾穗儿点点头,跟着阿姨一起排书,手指虽然还疼,可心里却踏实多了。
等把散落的书都排好,她又拿着抹布,开始擦拭书架。
从顶层到底层,她擦得格外仔细,连书架缝隙里的灰尘都用指尖抠了出来,抹布换了三次水,直到每个书架都亮得能映出人影,她才停下。
那天晚上,她忙到闭馆。图书馆的灯一盏盏熄灭,只剩下服务台旁的一盏小灯。
她又把所有书架都检查了一遍,从A区到Z区,每一本书都要确认编号和位置对不对,连倾斜的书都要扶直。
管理员阿姨催了她好几次:“丫头,别查了,快回去吧,太晚了不安全。”
“再查一遍,阿姨,确认没错我再走。”
拾穗儿固执地说,直到最后一本《沙漠生态学》归位,她才松了口气,对着书架笑了笑——就像看着自己种的小苗终于长直了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