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拾穗儿 > 第13章-借书

第13章-借书

第13章-借书 (第1/2页)

大二秋天的午后,阳光像被揉碎的金箔,透过图书馆外那几株已经开始泛黄的银杏叶,在玻璃幕墙上投下层层叠叠的斑驳光影。
  
  风一吹,叶影便在墙面上轻轻晃动,像极了戈壁滩上被风吹起的沙砾,带着一种细碎又温柔的动感。
  
  拾穗儿抱着一本厚重的皮质笔记本,快步穿过校园的林荫道。笔记本的封皮边缘已经被磨出了浅褐色的毛边,那是她用了一年多的“宝贝”——里面记满了课堂重点、实验数据,还有偶尔闪现的关于故乡戈壁的零碎念想。
  
  比起一年前那个攥着书包带、连抬头看人的勇气都不太够的新生,她的步伐明显从容了许多,脊背也挺直了些,只是微微低头的习惯还保留着,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或许是地上掉落的银杏果,或许是藏在时光里的、属于自己的脚印。
  
  她走到图书馆门口,停下脚步,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指尖触到额角那缕总是不服帖的碎发时,忽然想起大一刚来时,也是这样一个秋日午后,她站在这扇玻璃门前,犹豫了足足五分钟才敢伸手去推。
  
  那时她总觉得,这扇厚重的门后藏着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里面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人,都比自己“厉害”得多。
  
  深吸一口气,她轻轻推开玻璃门。熟悉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旧书页的油墨香、新纸张的草木香,还有一丝丝阳光晒过的暖意,像一双温柔的手,瞬间抚平了她心底残存的那点局促。
  
  她忍不住又吸了吸鼻子,嘴角悄悄向上弯了弯——这个味道,总能让她感到安心,就像奶奶在戈壁滩上晒的干草,闻着就觉得踏实。
  
  馆内依然安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偶尔穿插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还有远处检索机发出的轻微“嘀”声,像一串细碎的风铃。
  
  阳光透过高大的彩绘玻璃窗,在深红色的木地板上切割出一块块明亮的光块,细小的灰尘在光柱中缓缓起舞,旋转、坠落,像极了戈壁滩上被夕阳照亮的飞沙。
  
  拾穗儿没有停留,径直走向靠窗的那排检索机。手指落在冰凉的屏幕上时,她下意识地顿了顿——一年前,就是在这里,她连输入书名都会紧张得手心出汗,指尖在键盘上抖个不停,生怕按错一个字母。
  
  有一次,她因为不知道“生态学”的英文拼写,在屏幕前站了十几分钟,急得鼻尖都冒了汗,最后还是管理员阿姨过来,耐心地教她用拼音检索。
  
  而今,她的手指在屏幕上熟练地滑动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指尖因为常年握笔,指腹处有一小块浅浅的茧子。
  
  “《沙漠植物生理生态学》……”
  
  她轻声念着书名,声音不大,却清晰笃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这是李明教授上周在“沙漠生态改良”团队例会上推荐的拓展读物,教授说:“想搞懂沙生植物的抗旱性,这本书是基础,你们得啃下来。”
  
  说“啃”的时候,教授还拍了拍她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信任。就是那个眼神,让拾穗儿一夜没睡好——她想起小时候在戈壁滩上,奶奶指着一株快要枯萎的沙枣树说:“这树啊,性子倔,再旱的天,也能硬生生把根扎进地下十几米,等着一场雨。”
  
  那时她不懂,只觉得沙枣树可怜;现在她才明白,那是生命最动人的韧性,而她想做的,就是读懂这份韧性,然后用知识帮更多的沙枣树活下去。
  
  检索结果很快跳了出来,绿色的字体清晰地显示:B区5排3架。
  
  她关掉屏幕,抱着笔记本转身,脚步声在静谧的空间里轻轻回响,像雨滴落在戈壁的沙地上,细微却有力量。
  
  穿过一排排书架时,拾穗儿忍不住放慢了脚步。书架高耸至天花板,密密麻麻的书脊像一道道竖直的彩虹,红的、蓝的、绿的、黄的,构成了一道厚重又温暖的知识壁垒。
  
  她想起一年前,也是在这样高耸的书架前,她踮着脚尖够一本放在顶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胳膊伸得笔直,指尖都碰到书脊了,却怎么也够不下来。
  
  就在她急得快要掉眼泪的时候,管理员阿姨走了过来,搬来一个小凳子,笑着说:“丫头,别急,踩着这个试试。”
  
  那天,她踩着小凳子拿下书时,不小心碰掉了旁边的几本,阿姨没有怪她,反而蹲下来和她一起捡,还说:“图书馆就是为你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开的,别怕麻烦,有事儿就找阿姨。”
  
  那些话,像一颗小太阳,一直暖在她心里。
  
  如今,她已经能轻松地找到目标。那本《沙漠植物生理生态学》安静地立在B区5排3架的顶层,墨绿色的书脊上烫金的字体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清晰,像一块藏在草丛里的绿宝石。
  
  她微微踮起脚尖,膝盖轻轻弯曲,右手臂向上伸展,指尖准确地碰到书脊,然后轻轻一抽——“哗啦”一声,书本便稳稳地落入了手中。
  
  书页的重量压在掌心,沉甸甸的,却让她觉得踏实。她低头看着封面,手指轻轻拂过烫金的书名,忽然想起第一次借《生态系统生态学》时,她也是这样抚摸着封面,像抚摸一件珍贵的礼物。
  
  那时她连书里的“生产者”“消费者”都要查半天词典,而现在,她已经能看懂书里的专业术语,甚至能对着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疑问了。
  
  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C4光合途径”“景天酸代谢”“水分利用效率”等术语依然带着几分“生冷”,但这些已经不能让她退缩。
  
  她从背包里拿出那本厚重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沙枣树叶片的横截面示意图,铅笔勾勒的线条细腻又准确,旁边还标注着“气孔密度:120个/mm²”“角质层厚度:5μm”等数据,那是她上周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了一下午才记录下来的。
  
  笔记本的内页已经写得满满当当,字迹依然工整,却比去年多了几分流畅和自信。有些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红色是重点,蓝色是疑问,黑色是自己的思考。
  
  翻到中间一页,还夹着一片干枯的沙枣树叶,那是她去年暑假从家乡带来的,叶脉清晰,边缘带着淡淡的褐色,像一枚小小的书签,提醒着她为什么要走到这里。
  
  她走到靠窗的老位置坐下——这个位置是她一年来的“秘密基地”,能看见窗外的银杏树,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书页上洒下流动的光斑,像一群跳跃的小星星。
  
  她把书摊开在桌上,笔记本放在旁边,手里握着一支黑色的签字笔,笔尖悬在纸上,准备记录。
  
  当目光落在“沙生植物抗旱机理”这一章的标题上时,笔尖不由自主地停顿了一下。
  
  她的眼前忽然浮现出昨晚在实验室守夜的场景:狭小的培养箱里,几株沙枣树幼苗静静地立在培养基中,人工模拟的干旱环境让它们的叶片微微卷曲,像一个个蜷缩的小拳头。
  
  她守在显微镜前,看着那些稚嫩的叶片如何通过调节气孔开闭来减少水分流失——气孔像一个个小小的城门,干旱时就紧紧关闭,只在清晨和傍晚偷偷打开透气;又看着它们如何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来维持膨压,像一个倔强的孩子,就算渴得难受,也不肯轻易低头。
  
  那些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命奇迹,此刻与书中的理论相互印证。
  
  比如书中说“沙生植物通过合成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渗透压”,她昨晚正好在实验数据中看到,干旱处理组的沙枣树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组高出了3倍。
  
  那种将实践观察与理论知识连接起来的顿悟,像一道电流穿过心脏,让她心头泛起一丝隐秘的、带着甜味的喜悦。
  
  她忍不住嘴角上扬,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写下:“与实验结果一致,脯氨酸积累确实是沙枣树抗旱的重要途径。”
  
  “同学,这是你的借书证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和得像秋日的阳光。
  
  拾穗儿猛地抬头,看见管理员阿姨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淡蓝色的借书证,证上贴着她的照片——照片里的她还是大一刚入学时的样子,扎着低马尾,眼神里带着几分怯生生的好奇。
  
  阿姨还是戴着那副金边老花镜,银色的镜链垂在藏青色的工作服肩头,镜片后的眼睛因为笑容眯成了一条缝,比记忆中更加温和。
  
  她的头发比去年又白了些,鬓角处的白发像撒了一把碎盐,但精神头很好,手里还拿着一个装着热水的搪瓷杯,杯身上印着“图书馆留念”的字样,杯口有些磨损。
  
  “阿姨!”拾穗儿连忙起身,椅子腿在木地板上划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她脸上露出歉意的笑,脸颊微微泛红,“是我太粗心了,刚才在检索机那儿忘拿了。”
  
  阿姨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她摊开的笔记本和书本上。
  
  她的视线从那些工整的字迹上扫过,又停留在那张沙枣树叶片的示意图上,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欣慰。
  
  “现在都看这么专业的书了?”
  
  阿姨的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高兴,像看到自家孩子长高了一样。
  
  “嗯。”拾穗儿点点头,声音轻柔却坚定,她的手指轻轻按在书本的“沙生植物”几个字上,“我加入了李明教授的沙漠生态研究团队,我们在研究沙枣树的抗旱机制,这本书对实验很重要。”
  
  阿姨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作深深的笑意,她抬手轻轻拍了拍拾穗儿的胳膊,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传过来,暖得她心里一阵发烫:“真好,真好啊。
  
  还记得你去年来的时候,连检索机都不会用,现在都能搞研究了,真是个能干的丫头。”
  
  拾穗儿的脸颊更红了,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那里已经被翻得有些发毛。
  
  “其实都是老师和同学们帮我,还有您……”
  
  她忽然抬起头,看着阿姨,眼神里满是认真,“去年我第一次来借书,连怎么找书都不知道,是您教我用检索机,还帮我拿书。
  
  那时候我特别怕麻烦您,可您却说‘别怕,图书馆就是为你们服务的’,那句话我一直记着。”
  
  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嗨,那都是阿姨应该做的。
  
  你们这些孩子,带着一股子劲儿来读书,阿姨看着就高兴。
  
  对了,你去年夹在《生态系统生态学》里的那张纸条,还在暖心墙上贴着呢。每次看到,都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拾穗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她皱着眉头想了想,才慢慢记起——那是她大一第一次借到那本书后,在书里夹了一张用作业本纸写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图书馆的阿姨,您教会了我怎么找书,我会好好读书,将来回报家乡的戈壁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