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拾穗儿 > 第19章-支教

第19章-支教

第19章-支教 (第1/2页)

七月的风带着一股热浪,整个城市像个蒸笼。柏油路被晒得发亮,路边的空调外机都在嗡嗡响,感觉它们也在热得喘着粗气。.
  
  拾穗儿背着半旧的帆布背包,站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下,额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紧紧贴在皮肤上。
  
  背包里塞着几件换洗衣物、常用的药品,还有一摞用橡皮筋捆好的课本,最底下藏着那本她翻得卷了边的《沙漠植物百科》——书的扉页上,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每一株植物,都是向阳而生的勇士。”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远行,目的地是一个小山村——马尾村。
  
  报名“乡村支教”活动时,她曾对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红点发呆,想象着山里的模样:是漫山遍野的绿,还是裸露着黄土的坡?是潺潺流淌的溪水,还是崎岖难行的山路?
  
  直到汽车驶离市区,高楼大厦渐渐被低矮的平房取代,柏油路变成坑坑洼洼的土路,她才真正意识到,这次支教,远比她想象中更具挑战。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窗外的风景从郁郁葱葱的树林,变成了稀疏的灌木丛,最后只剩下裸露的黄土坡。
  
  下车时,迎接她的是村支书老周——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手里牵着一头老黄牛,牛背上搭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
  
  “你就是拾穗儿老师吧?”
  
  老周的声音洪亮如钟,脸上堆着憨厚的笑,“路上辛苦了,快,我送你去学校。”
  
  拾穗儿跟着老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走。
  
  脚下的土路被太阳晒得滚烫,每走一步,都能带起一股烟儿似的尘土。
  
  路两边的房子,大多是用土坯垒的墙,青灰色的瓦片盖在屋顶上。
  
  仔细一瞧,好多瓦片都碎了,好家伙,直接露出了底下压着的茅草。
  
  偶尔能看到几个光着脚丫的孩子,躲在门后好奇地打量她,眼神里满是天真与羞涩,见她望过来,又赶紧缩回脑袋,只留下一道小小的门缝。
  
  “咱们村条件苦,学校就两间土坯房,委屈拾老师了。”
  
  老周边走边说,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之前也来过几个支教老师,最长的待了半个月就走了……”
  
  拾穗儿听着,心里微微一沉,但嘴上却笑着说:“周支书,我不怕苦,能来给孩子们上课,我高兴。”
  
  说话间,学校到了。
  
  所谓的学校,其实就是村口的两间矮房,土坯墙的墙面已经斑驳,露出里面的黄土,窗户是用塑料布蒙着的,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响。
  
  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马尾村小学”,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走进院子,地面是夯实的黄土,角落里堆着几捆柴火,中间摆着一张破旧的乒乓球桌,桌面坑坑洼洼,球网也断了半截。
  
  老周推开东边那间房的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屋里摆着八张用木板拼成的课桌,桌面高低不平,边缘还带着毛刺,椅子是用石头和木板钉成的,坐上去摇摇晃晃。
  
  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上面还留着上一任老师写的板书,字迹已经发黑。
  
  “这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西边那间是你的宿舍,里面有张床和一个小桌子。”
  
  老周指着隔壁房间,“我让老伴给你晒了被褥,还备了点米面油,缺啥你就跟我说。”
  
  拾穗儿放下背包,走到课桌前,用手轻轻抚摸着桌面,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木板的纹路和凹凸不平的疤痕。
  
  她仿佛能看到,无数个清晨和午后,孩子们趴在这张桌子上写字、读书,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一刻,她心里的那点忐忑和不安,突然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取代——她要在这里,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看向外面世界的窗。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拾穗儿就被窗外的鸡叫声吵醒了。她简单洗漱后,在院子里支起小锅,煮了一碗面条。
  
  刚把碗刷干净,就听到院门口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她抬头一看,只见十几个孩子背着破旧的书包,怯生生地站在门口,最小的孩子大概五六岁,手里还攥着一个啃了一半的红薯。
  
  “老师好!”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所有孩子都齐声喊起来,声音清脆又响亮,像山间的清泉。
  
  拾穗儿赶紧笑着招手:“同学们好,快进来,咱们准备上课啦!”
  
  孩子们你推我搡地走进来,找好自己的座位坐下,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拾穗儿,眼神里满是期待。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拾穗儿教孩子们读《悯农》。
  
  她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诗句,粉笔在木板上划过,发出“吱呀”的声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她领着孩子们读,声音温柔又有力量。孩子们跟着读,有的孩子发音不准,她就走到孩子身边,弯下腰,手把手地教他纠正发音;有的孩子认字慢,她就用树枝在地上写,耐心地讲解每个字的含义。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围在她身边,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老师,你从城里来,城里有高楼大厦吗?”
  
  “老师,你见过火车吗?火车是不是比牛跑得还快?”
  
  “老师,沙漠里真的有会开花的植物吗?”
  
  拾穗儿一一回答,还从背包里拿出手机,给孩子们看城里的照片、火车的视频,还有沙漠植物的图片。
  
  孩子们看得眼睛发亮,小脸上满是向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娟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
  
  她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上衣,头发用一根旧皮筋扎成一个小辫子,垂着头,不怎么说话,也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上课的时候,她会认真地听,眼睛盯着黑板,但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间休息时,她就坐在座位上,要么低头抠手指,要么看着窗外的远山发呆。
  
  拾穗儿注意到,小娟的课本总是崭新的,不像其他孩子的课本,边角都卷了边。
  
  她还发现,每天中午吃饭时,小娟总是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凉馒头,就着咸菜吃,从不跟其他孩子分享食物,也不接受别人的分享。
  
  有一次,拾穗儿把自己煮的鸡蛋分给孩子们,轮到小娟时,她却摇了摇头,小声说:“老师,我不吃,谢谢。”
  
  说完,就把头埋得更低了。
  
  后来,拾穗儿从老周那里得知,小娟的父母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去外地打工了,把她留给奶奶照顾。
  
  奶奶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小娟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不容易,从不跟奶奶提要求,也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交往。
  
  得知小娟的情况后,拾穗儿心里酸酸的。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经常去镇里打零工,经常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那种孤独又无助的感觉,她至今还记得。
  
  从那天以后,拾穗儿开始格外关注小娟的日常学习。
  
  上数学课时,她会特意走到小娟身边,问她有没有听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