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饯行 (第2/2页)
他站在她面前,眼神比车票上的油墨更重,没有了往日的温和,只剩破釜沉舟的认真:“拾穗儿,陈了班里的文具和卡片,这两张票,才是我今天最想给你的东西。”
拾穗儿的手指碰上车票,冰凉的纸质却烫得她心口发颤,眼泪瞬间涌了上来:“陈阳,你……你这是干什么?戈壁那么苦,你爸妈不会同意的,你没必要……”
“我已经在跟他们说了。”
陈阳打断她,往前一步,轻轻握住她攥着车票的手,掌心的力量稳稳传过来。
“从你说要回去建学校那天起,我就没打算让你一个人走。这几个月,我查找了戈壁的气候,问了张教授怎么在土坯房里过冬,甚至跟着工地的师傅学了几天砌墙——我知道路难走,知道要啃硬馍、喝冷水,知道可能好几年都回不了家,但这些都比不上我怕你孤单。”
他的声音沉了沉,带着藏了四年的深情,一字一句砸在她心上。
“我怕你夜里想奶奶了,只能对着沙枣树哭;怕你盖校舍缺人手,只能自己扛着砖走;怕你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转身却没人分享这份高兴。拾穗儿,我不想只做你身后的人,我想跟你一起回去,一起踩在戈壁的土上,一起盖起学校的墙,一起等孩子们考上大学。”
他攥紧她的手,眼神亮得像戈壁的星:“我会说服我爸妈的,一定。以后你的西行路,我陪你走;戈壁的风沙,我们一起挡;一辈子的日子,我们一起过在那片有沙枣树的土地上。这不是一时冲动,是我想了无数次的决定——拾穗儿,我想和你一起,把一辈子都给戈壁的孩子,也给彼此。”
拾穗儿看着车票上并排的座位号,眼泪砸在票面上,晕开了淡淡的印子。
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把脸埋进他的肩窝:“好……陈阳,我们一起回去……”
陈阳轻轻抱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里带着失而复得的温柔:“嗯,一起回去。以后再也不让你一个人扛着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平安符,塞到她手里,“我去寺庙求的,保平安的,你带着。”
拾穗儿捏着平安符,指尖传来布料的温度,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她抬起头,看见陈阳眼里的深情,那是藏了很久的爱恋,是不奢求回报的守护,让她鼻子一酸,眼泪又掉了下来。
“谢谢你,陈阳,”她小声说,“也替我谢谢大家。”
陈阳看着她的眼泪,心里疼得慌,却不敢伸手帮她擦,只能点点头:“你放心,这边的事有我,助学计划我会帮你盯着,有什么消息我及时告诉你。你只要好好的,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周围的人渐渐围拢过来,负责社区辅导的小林举着饮料杯,声音洪亮:“拾穗儿姐,你走了我们也会把助学计划做下去,而且会做得更好!你在戈壁好好干,我们在这边给你当后盾!”
“对!我们都是你的后盾!”
大家纷纷附和,举杯相碰,清脆的声响在小厅里回荡,像一首温暖的歌。
拾穗儿看着眼前的一张张脸,张教授的慈祥,李阿姨的温柔,苏晓、杨彤彤、陈静的牵挂,陈阳的深情,还有志愿者们的坚定,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驱散了所有的不安和胆怯。
她拿起饮料杯,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异常清晰:“谢谢大家,谢谢你们来送我,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对戈壁孩子们的关心。你们的心意,我都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
她走到桌边,拿起公筷,给每个人的碗里都夹了一块沙枣糕:“大家尝尝这个沙枣糕,是按照我奶奶的法子做的,味道有点涩,就像戈壁的环境,粗粝、艰苦,但细细品,就能尝到里面的甜。就像我们的助学计划,虽然难,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看到希望。我回去,是去盖校舍,是去接孩子们走出戈壁;你们留在这里,就是这计划最坚实的根,有你们在,我就什么都不怕。等戈壁的学校建好了,我请你们吃最新鲜的沙枣,看最亮的星星,看孩子们的笑脸!”
席间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离别的伤感被浓浓的祝福冲淡。
这时,食堂的门又被推开了,妞妞妈妈急匆匆地跑进来,额头上满是汗珠,手里攥着个盖着蓝布的篮子,气喘吁吁地说:“丫头,可算赶上了!我从家里赶过来,怕你走了……”
她把篮子塞给拾穗儿,掀开蓝布,里面是满满一篮土鸡蛋,上面还沾着泥土的气息。
“这是自家鸡下的蛋,你路上吃,补身子。妞妞今天要上课,来不了,哭了一早上,让我一定要把鸡蛋送给你,还让我跟你说,她会好好读书,以后去戈壁看你,看你建的学校……”
拾穗儿看着这篮鸡蛋,心里沉甸甸的。妞妞是她在戈壁资助的第一个孩子,去年夏天她回去,妞妞拉着她的手说:“拾穗儿阿姨,我想读书,想走出戈壁,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是这句话,让她更加坚定了回去建学校的决心。
她从包里掏出一本崭新的《儿童百科全书》,郑重地交给妞妞妈妈:“婶子,麻烦您把这个带给妞妞,告诉她,这是阿姨答应她的,里面有很多好看的图片,有沙枣树,有草原,有大海,她想我的时候,就看看书,就当阿姨在陪她。也告诉她,阿姨在戈壁等着她,等她学有所成,亲自来看这片土地,来看我们建的学校。”
夕阳西下,离别的时间到了。拾穗儿抱着大家送的东西,站在食堂门口,和每个人拥抱告别。
张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大胆去闯,有困难就找我。”
李阿姨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松开:“记得打电话,阿姨等你消息。”
苏晓、杨彤彤、陈静抱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一定要好好的,我们等你好消息!
拾穗儿点点头,眼泪模糊了视线,她挥手和大家一一道别……
车轮撞击铁轨的“哐当”声传来,在寂静的夜色里格外清晰,像是为她的归乡之路伴奏,也像是为她即将开始的新战斗敲响的战鼓。
拾穗儿回到宿舍靠在窗上,看着外面的夜色,心里却亮如白昼。她怀里抱着毛绒骆驼,手里捏着平安符,身边放着大家送的书、笔记本、鸡蛋和糖果,这些东西,都是满满的心意,是她西行的行囊,也是她前行的力量。
她想起张教授的殷切期望,想起李阿姨的细心关怀,想起宿舍姐妹的贴心叮咛,想起陈阳藏在平安符里的爱恋,想起妞妞妈妈和磊磊母子的感激,这些情谊,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孤身奋战,有这么多人在背后支持她,她一定能在戈壁滩上有所作为,一定能建好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戈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可她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她仿佛看到了戈壁滩上的沙枣树,枝繁叶茂,挂满了红果;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教室里读书,笑得那么灿烂;仿佛看到了张教授、李阿姨、宿舍姐妹、陈阳他们来到戈壁,和孩子们一起在沙枣树下唱歌、跳舞……
这不是离别,而是新的开始。
她带着大家的心意,带着对戈壁的热爱,带着对孩子们的期盼,一路向西,向着那片生她养她、亟待改变的土地疾驰而去。
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戈壁的风或许凛冽,可她的心里却暖如春天。因为她知道,那些牵挂她的人,那些她牵挂的人,都在和她一起,等待着戈壁滩上的丰收,等待着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这份共同的理想,会永远照亮她前行的路,直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