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章 防范农民军,更要防范西吉斯蒙德 (第2/2页)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西吉斯蒙德真的可以在波西米亚和附近地区,尽早、尽快地堵截住这些农民军。要是西吉斯蒙德迟迟做不到,那么他们的态度,反而会发生转变,更加倾向于对抗西吉斯蒙德,而和农民军媾和。
因为这个情况下,他们的领地已经无可挽回地受到了波及。就算加大投入,和农民军作战,损耗的也是自己的实力,破坏的也是自己的领地。就算最后能够成功,等战争结束之后,又该怎么面对坐拥大军的西吉斯蒙德呢?因此,最重要的,反而是赶紧和谈,最好能劝说农民军尽快离开。为此,甚至付出点代价都可以。
很多大臣和将领都觉得匪夷所思,但让娜公主向众人保证说,自己很熟悉这些大贵族考虑问题的思路。只要他们进入萨克森,活动一段时间,韦廷家族的态度肯定会软化。到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谈判的。然后,他们就可以索要一批物资,再去踹下一家贵族的门了。
她规划的路线,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再往北,沿着易北河方向,有道路通往勃兰登堡。下一个目标,就可以选那边。
勃兰登堡现在的领主,是刚刚成为选帝侯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他的父亲是纽伦堡的伯爵弗里德里希五世,母亲就是隔壁韦廷家族的伊丽莎白。当然,虽然是亲戚,但弗里德里希这两年没少和舅舅干架。为了家族利益,他也一直选择坚定地支持西吉斯蒙德。
弗里德里希的哥哥,后来娶了西吉斯蒙德的妹妹,于是双方的关系更加牢固,他还追随西吉斯蒙德,参与了一系列针对紫帐汗国的战争。和其他摇摆者不同,是坚定的“反蒙古派”贵族。
弗里德里希的姐夫,是奥地利公爵、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他俩也是西吉斯蒙德最铁杆的支持者,当然,西吉斯蒙德也给了他俩足够的回报。
之前的帝国选举中,西吉斯蒙德设法让霍亨索伦家族成为了勃兰登堡的选侯,然而这次,他还是输给了竞争对手、堂兄约布斯特。不过一年后,约布斯特就唐突身亡,死因非常可疑,大家都怀疑就是西吉斯蒙德干的。不过西吉斯蒙德还是如愿以偿,取得了选举胜利,弗里德里希也得到了更多回报,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头衔,并且开始借着皇帝的权威,打压地方上的竞争对手,渐渐坐稳了位置,成为大贵族圈子里的一名新秀。
所以,他们甚至可以把前往勃兰登堡领地作为筹码——萨克森公爵现在同样不喜欢这个完全不听话的外甥。而勃兰登堡的地方贵族,也有不少依旧不甘心,去那边可以轻易煽动他们来配合。
而且,弗里德里希是西吉斯蒙德的重要支持者,他不去救都不行。这样,又能拽着他,遛一阵子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好,但廷议的时候,吴王麾下的一众大臣、将领们,只有汉斯爵士和勒贝格爵士表示完全支持,托马什神父表示可以仔细规划一下。
其他人倒不是完全反对她的意见,而是听不太懂。没办法,甚至连亨利队长这种见识比较广的人,都记不齐这么多名字,还抱怨说,之前明明见过几次西吉斯蒙德,却不知道他还有这么多亲戚。
其他人也觉得,且不说这个分析靠不靠谱,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就够受的了。搞得这么复杂,也不好确定是不是可靠……
对此,让娜公主倒是很有信心。原来,弗里德里希的妻子,是兰茨胡特公爵的女儿伊丽莎白。兰茨胡特公爵是巴伐利亚的老牌贵族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分出来的三个公国之一,现在的法国王后伊萨博就是出自这个家系。算起来,这位伊丽莎白,应该是伊萨博王后的表妹兼堂妹。
因此,让娜公主自己,跟他家也是亲戚。所以当然知道了。
不过,她不说还好,这么说了一通,大家就更傻了。而且,她毕竟不是军队的正式统帅,其他人只是看在她和吴王的关系上,听她发言而已,并不怎么服她。但目前,吴王周围这些人,也提不出更完善的方案。结果,眼见廷议无法解决,大家只好去请道衍主教。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道衍凭借天朝使者的身份,自带一份权威。而他本人也很快展示出了对应的能力,没多久就理顺了这边很多积攒已久的行政和外交问题,深得众人信服。
据说,这个词在汉语里,就是“天使”的意思。再加上他是东方来的高级僧侣,大家都直接喊他“天使主教”。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首先去找他咨询。
主教阁下这些站在了让娜公主一边,支持她的看法,并且提议今后正式由她统帅军队,指挥整个战略行动。
虽然说是提议,但在场的人——包括主持会议的吴王,也没有反对的。因此,他们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