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巴蜀疮痍 (第1/2页)
一时之间,堂上一片寂静。
秦宓、张彷有些难以自处,赵氏是他们的姻亲,两家不但通婚,而且世代交好。
可如今赵氏如此跋扈,他们也是既震惊,又难堪。尤其是秦宓,先前他还信心十足,没想到自家的姻亲就先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片刻之后,刘封突然笑了起来。
“昔年勤王于上雒,河东迎奉天子之际,曾有幸拜谒赵温老大人。虽仅一面之缘,然老大人德高望重,不以吾年少位卑而见轻,反多有关照提点,殷殷教诲犹在耳畔,至今感念不忘。”
刘封这番话倒真不是在吹牛,莫说是河东了,就是后来几次上雒办事,赵温等三公与他之间的关系也是保持的相当不错。
大将军曹操在雒中权柄日益势大,三公为其压制,几乎有名无实。
在这种情况下,三公自然也乐得与刘封这样的地方重藩加深感情,以制衡曹操对他们权力的侵蚀。
言至此处,刘封略作停顿,环视左右而询曰:“我尝闻赵氏父子与赵老大人有亲缘关系,未知成都赵氏父子,与赵温老大人是何渊源?”
张松、秦宓、张彷三人相视片刻,秦宓乃执礼对曰:“今赵氏以赵琰为家主,其乃赵司空堂弟,赵司空叔父即桓帝朝名臣赵典公。”
刘封心下早已明了,此刻却故作恍然,抚掌叹道:“原来如此。只是赵温老大人谦冲仁厚,德馨名著,其弟怎会如此跋扈?”
张松等人更为尴尬,正在他们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时候,刘封却是话锋一转。
“会否其中有甚误会存在,以至于赵氏如此抵触左幕?”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登时激的在场众人汗毛倒竖。在场的这些人,就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其中大半未来都是季汉重臣,或是重臣之父。
刘封这句话看似寻常,可实际上却已经是暗藏杀机。
所谓误会云云,实则已经是最后的警告了。
有误会,那就解开,如果解不开或是没有误会,那不是敌人还能是什么?
张松等人自然听明白了,慌忙出列求情道:“不提将军与司空大人既有厚遇,只说将军于蜀中军民之恩德,赵氏就绝无抵触之心。其中或有他因,还请将军宽宥几日,我等必能使其醒悟,于将军驾前幡然请罪。”
刘封沉默片刻,在众人期待恳求的目光中,终于缓缓颔首。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委以子乔了。”
张松、秦宓、张彷等俱是大喜,连忙伏地拜谢。
当晚,刘封设宴招待了诸人,然因赵氏之事,除了少数人外,其他人都有些三心二意,显然意不在宴会。
宴罢之后,众人散去。
刘封之所以对赵氏宽宥一二,主要原因还是三点。
第一点便是赵氏在蜀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是眼下益州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族。赵谦、赵温兄弟俩连着担任了多任三公,赵谦更是在三公的位置上坐了整整十五年,而赵温如今也是从司徒的位置上转任司空,迄今已有小十年了。
自天下板荡之后,各地交通不便,尤其是蜀中因为刘焉的关系,生生制造出了汉中张鲁来隔绝联络,故而赵氏在雒中的影响力与蜀中联系不畅。再加上刘焉、刘璋父子俩也对赵氏一直十分提防,持续打压,要不然别驾之职也不会跳过赵琰,落在张松的身上。
若非如此,赵氏的实力恐怕还会更加恐怖。
因此,赵氏绝不可以轻动,即便要动,也一定要掌握了制高点才可以。
刘封眼下一退再退,依旧将此事交给张松等人来处理,便是隐含郑伯克段于鄢的味道。
第二个原因,便是新都的黄权。
黄权亦是蜀中名门出身,与赵氏多有交往,如今被刘璋、曹昂舍弃,将其安放于新都。
新都县,乃是位于雒城和成都之间,距离成都不过二十里地,距离雒城也不过三十里,可谓是被成都和雒城包在中间一般。
刘封对黄权是格外欣赏,特别想要将其纳入麾下。
故此,刘封一方面让张松、秦宓,杨洪、法正、孟达等黄权好友多加游说,一方面也克制自己,以免给黄权造成屠戮本地名士的错觉。
可千万别小看这一点,当年曹操可不就在兖州吃了大亏,险些身死道消。
刘封可不想步对方的后尘,虽然以他目前的实力和地位,即便翻车,最多也不过损失蜀军一地罢了。
可光是收不到黄权,就足以让刘封痛心不已了。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刘封暂时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忙,这件事情便是同吕常、何祗等人相关。
先前接见吕常时,吕常乃献上一策,名为计口授盐之法。
这个策略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与豪强争夺盐利。
东汉时期,几乎一改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制度,为了恢复民生,一度放开了盐铁管制。只是后来元气渐复之后,国家政府再想要将盐铁专利收归国有时,立刻遭到了外戚豪强的激烈反对,反扑极为凶猛。
再加上当时东汉政权已经进入到了中期,官吏贪婪,腐败滋生,几次试点官营竟然能搞出亏损的结果,直接让中央政府失去了经营能力,只能保留部分收税权力。
川中蜀地尤其如此,盐铁之利几乎都为豪强所掌握。
吕常所献上的计口授盐之法说穿了相当简单,就是掌握制盐的盐产地,然后统计人口,分派食盐。
当然,这个分派食盐可不是免费的,而是官方定价。
比如以原时空中季汉所实行的政策,普通民户月领盐8两,军户加配3两,工匠、商人等特殊群体发放“特别购盐证”,可以额外购置食盐。
这些食盐的定价都是相当高的,而且还是强制购买。
这一政策从表面上来看,是盘剥了百姓,可深层剖析就会发现,比起百姓的盘剥,这一政策更能掠夺豪强大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