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约日决战 (第1/2页)
司马懿对此十分清楚,当即进言道:“如今正是携手共度难关之际,主公以大将军的名义前往借贷一二,想必刘益州必定不会推辞。”
曹昂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他一时之间不知是否该应承下来。
司马懿猜出了曹昂心中所虑,心中对此颇为不屑,面上却是正色道:“将军,事成,则区区亿万财货又能算得了什么?若事败,纵然欠下万亿又有何忧?”
曹昂悚然惊醒:“若非仲达,我险些糊涂了。”
于是,曹昂旋即应下了司马懿所言。
会议散了之后,曹仁当即带着亲兵朝着灌地驰去,准备次日出发,尽快赶回繁城与曹昂汇合。
司马懿则去安排,调拨一部两千人的汉中郡兵前往灌地驻守,护卫剩余物资。
其实这些郡兵说是护卫,不过也只是防防豪强百姓罢了,若是真遇上了左幕军,区区两千郡兵又能济得什么事。
至于曹昂,则是直接去找刘璋了,
果然如曹昂先前所想的那样,刘璋如今手头只剩下这么点钱了,如何肯轻易借出来。而且如今刘璋身为益州州牧,却沦落到被逐出成都,栖身繁城,连雒城和涪城都去不了,本身就已经是憋了一肚子气了。
甚至在刘璋的内心深处,时不时的也会泛起一丝悔意,若是当初听了张松等人的建言,与左幕军保持友善,现在会不会自己还高居在成都州府之中?
刘璋固然十分抵触,但最后还是掏钱了。
这不仅仅是曹昂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了对方,更深层次的其实是成本沉没理论。
刘璋已经在曹家和曹昂身上下了太多的注了,不但割舍不了这些沉没的成本,更如同赌徒一样,还希冀着能在曹昂身上翻本。如果刘璋不能及时醒悟,并果断抽身止损,恐怕直到他一无所有时都未必能停的下来。
以刘璋的格局、能力和智慧,恐怕是很难能挣脱的出来了。
刘璋掏了钱,再加上杨修各种搜罗,总算是凑出来了一份像样的犒赏。
联军士卒每人能领取铜钱一千钱,麻棉一匹,绢帛四尺,将校的赏格则翻倍。除此以外,等正式开战之前,还会大飨全军,每人也能分到一斤肉,半斤酒,新米新麦都管够。
听说上面即将犒赏全军,又得知大飨在即,联军士气果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总算是让曹昂、司马懿等人稍稍松了口气。
时间推移的很快,次日傍晚时分,曹仁竟已督领大军赶到繁城县外。
司马懿、杨修等人早已经为曹仁大军备下了营地,甚至还准备了柴火、热饭以及热水。
这让曹仁大军从上到下都十分满意,就连被曹仁逼迫早起赶路,一日奔走了五十多里地的怨气也为之一消。普通士卒就是如此容易满足,许多胜仗的秘诀其实就藏在于区区一盆晚上的洗脚热水之中。
次日,曹昂大赏全军,将赏格悉数发下,联军大营顿时欢声雷动,就连蜀军、东州兵也是一般无二。
又一日后,左幕军先锋已至繁城南三十里,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等到六月初八时,左幕军主力也正式开到了繁城县南面,大军足有六万余人,联营十多里,从繁城望去,几乎看不到边际。
次日一早,左幕军的使节就驰入了繁城县中,见到曹昂之后,送上邀战文书。
曹昂当即回复同意,约定两日之后,于繁城县南面的平原上一决雌雄。
等到使节走后,曹昂询问起司马懿准备的如何了。
这几日的功夫,司马懿动员了六千多民夫加固城南小丘上的军寨,不但布置了双层围栏,更多设置了箭塔,壕沟,并给驻守其中的史涣所部增加调配了数百弓弩,以及大量的箭矢。
末了,司马懿竟然以一种带着遗憾的语气同曹昂说道:我只担心左幕军不敢来攻。
司马懿这话还真不全是炫耀,此番战场俱是平原,此处小山丘虽有些高度,但也不过三、四十米的高度,辐射的方圆并不算远。
因此,左幕军也有充裕的空间来避开这片区域,重新选择更好的战场。
左幕军可以选择避让,但对于曹军来说却不能不守,况且这里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即便左幕军让开了,也必然会受到这里的侧翼威胁,从而束手束脚。
曹昂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失望之情,反而觉得司马懿做的很好,将其夸赞了一番。
随后,两人又商议起了其他事情。
此时此刻,在城外的旷野之上,刘封也正带着人在预定战场上来回驰骋,观察地形。
众人的目光几乎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史涣所驻扎的小丘陵上。
刘封看着小丘陵之上的曹军军寨,不由皱眉道:“此处乃是何地?”
随行的黄权一看,上前回答道:“启禀将军,此处乃名繁敦丘。”
刘封恍然,此丘陵乃是平原之上突起的一块,左右并无其他丘陵相连,可谓是孤立一处,同时,这丘陵又是一个圆形形状,四面八方都是缓坡。
古人习惯性将这种孤立圆丘称呼为敦丘。
此敦丘位于繁城以南,故而被当地人称为繁敦丘也就很正常了。
“此丘恐为必争之地。”
陆逊突然开口,周围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凌统眉头紧蹙,按剑沉吟道:“末将愚钝,还望将军明示!此处一马平川,那繁敦丘上军寨稳如磐石,壕深垒固,箭楼密布,守备森严。若强行攻寨,必使我军损折锐气,徒耗兵力。何不另择战场,避实击虚,何必非要硬撼这铁刺猬般的坚垒?”
凌统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如张南、冯习、习珍、傅彤等将校也都是这般考虑。反倒是如孙策、吕蒙,文聘、魏延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眼中若有所得。
陆逊环视身边诸将,一手叉腰,一手按着剑柄,解释道:“凌将军所言,战术上固无不当,然战略上却有失全局。今曹贼将主力屯于繁敦丘,深沟高垒,箭楼如林,更设内外双重营寨,外墙复立双层木栅——可谓极尽工事之能事。短日内筑此坚垒,足见其用心之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