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 战争形势的突然变化

战争形势的突然变化

战争形势的突然变化 (第1/2页)

加冕典礼结束后,拉乌尔的军队立即与东部边境的戈蒂洛瓦人展开交战。戈蒂洛瓦人是帝国境内的少数族群,长期以来一直享有自治权。
  
  戈蒂洛瓦族居住在贯穿东大陆中部、呈南北走向的“滕托山脉”宜居山区。他们以山林狩猎为生,身材虽矮小,却是天生的优秀战士。
  
  他们的英勇善战早已闻名滕托山脉两侧,尤其是在山地腹地防御时,更是从未战败。帝国之所以允许他们自治,或许正是因为深知难以将其征服。
  
  如今,他们凭借独特的游击战术,持续牵制拉乌尔的军队,为我们争取了充足的备战时间。
  
  “戈蒂洛瓦人一直在追击拉乌尔军,却几乎没有遭到反击——看来拉乌尔军正在放弃东部与南部的城市,全力向舒兰山进发。当然,那个伪王拉乌尔也在军中。”
  
  然而,戈蒂洛瓦人也有明显弱点:为避免引起帝国贵族与皇帝的猜忌,他们刻意不配备任何攻城武器。这意味着他们难以攻占拉乌尔公国的城市,即便拉乌尔军不反击,戈蒂洛瓦人的牵制任务也已接近极限。
  
  顺便一提,我作为现任皇帝,始终称拉乌尔为“伪王拉乌尔”——和对待阿基卡尔叛军一样,我已依法剥夺前首相与前礼部尚书的所有头衔,这是皇帝的合法权力。但拉乌尔与奥古斯特拒不承认,坚称头衔是他们的合法继承。
  
  “这举动实在大胆……不,是太过冒险了。”正如萨洛蒙所说,拉乌尔军的行动与以往的敌人截然不同。
  
  舒兰山的防御工事、我亲征的威慑、戈蒂洛瓦人的钳形攻势……种种局势本就迫使伪王拉乌尔不得不向舒兰山进军,可他放弃东部与南部城市的决定,仍显得过于极端——要知道,为了守住这些城市,拉乌尔军此前一直忍受着戈蒂洛瓦人的游击战。
  
  顺便一提,拉乌尔·普雷滕德(伪王拉乌尔)虽是前首相之子,却素有“勇猛善战”的名声,据说常代替驻守帝都的父亲指挥军队。
  
  “所向披靡、深受士兵爱戴、未来可期的帝国元帅”——这是前首相派系掌权时,为他打造的宣传口号。他的真实实力虽无人知晓,但据瓦伦公爵评价:“他毫无指挥全面战争的经验”。事实上,截至目前,他也未展现出任何能让我们感到威胁的能力。
  
  并非我放松警惕,只是没必要过度恐慌。
  
  “或许是我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即便如此,我们的作战计划也无需改变。”面对塞德兰子爵的担忧,我明确表态。
  
  目前我方集结的兵力不足七千人,但舒兰山已驻扎着法比奥·拉米特侯爵的军队、彼得·珀尔率领的阿图卢部落,以及约一万名民兵(估算)。此外,马尔多萨侯爵与埃泰克伯爵的军队虽兵力不明,也正朝舒兰山推进,加起来总兵力应远超我方当前规模。
  
  这些力量或许暂时只是舒兰山上的“摆设”,却能起到威慑作用,像稻草人般牵制敌军注意力。
  
  “接下来,请各位看这张地图。”德弗罗说着,展开一张羊皮纸。
  
  (插图:Mitemin绘制)
  
  “这是?”
  
  “是我从间谍那里收集情报,汇总而成的当前战局图。”
  
  这着实令人惊讶——“洛泰尔守护者”与“艾因的讲述者”向来关系不和,要他们共享情报本就不易。虽说作为皇帝,我自然希望各方能通力合作,若他们互不配合,我反而会陷入麻烦,但此刻能看到整合后的战局图,仍超出预期。
  
  “图中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各派系领土:我们‘皇帝派’、伪王拉乌尔领导的‘拉乌尔派’、宣布独立为阿基卡尔大公国的奥古斯特领导的‘阿基卡尔奥古斯特派’,以及菲利普领导的‘阿基卡尔菲利普派’。”
  
  前首相与前礼部尚书死后,他们的子嗣西吉斯蒙德(拉乌尔)与奥古斯特发动叛乱,分别建立拉乌尔大公国与阿基卡尔大公国。我作为皇帝,自然不承认他们的独立,决定出兵镇压——这便是帝国陷入内战的根源。
  
  随后,这两个派系搁置“首相派”与“摄政派”的旧怨,结成“大公联盟”共同对抗我;与此同时,阿基卡尔内部又分裂出菲利普派,自称“合法继承人”,至此,帝国境内形成四派混战的局面。
  
  过去两个月,皇帝派的势力显著扩张,但这种扩张更多是“逐地收服”——即便在我直接管辖的领土内,仍有不少子爵、男爵无视我的命令,阳奉阴违。
  
  “不过,阿基卡尔战场已陷入泥潭,原阿基卡尔王国的贵族们四处作乱,这张地图或许已无法完全反映真实战局。”
  
  要全面呈现瞬息万变的战场本就困难,我推测这张地图上的颜色,仅代表各派系在该区域的“相对优势”。
  
  “但目前最重要的,仍是拉乌尔军的动向。”
  
  正如塞德兰子爵所言,我们可暂时搁置阿基卡尔战场——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是我设计的“消耗局”。
  
  此前巡演时,我亲眼目睹原阿基卡尔王国贵族对帝国的敌意——这一切的根源,是前任皇帝曾在邦古达特帝国建立初期,向他们许诺优厚条件,却在事后背信弃义,夺走他们的领土。
  
  这些贵族如同“毒瘤”,只要他们存在,阿基卡尔地区就难以治理。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耗尽实力,届时再出兵收拾残局,便能彻底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再看拉乌尔派——地图上标注为“拉乌尔领土”的区域,并非都与皇帝派处于交战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由拉乌尔·普雷滕德直接统治的核心区域、追随拉乌尔并与我们交战的效忠区域,以及虽名义上臣服拉乌尔,却暗中试图与我们接触的摇摆区域。
  
  其中,帝国东部地区深受伪王拉乌尔控制;而帝国西北部靠近蒂纳贝联盟的领主们,却一直在尝试与我们联络——有的派遣使节谈判,有的送子嗣作为人质,具体方式因领地而异,但核心诉求一致:不愿与皇帝派正面为敌,渴望保持中立。
  
  最令人意外的是帝国北部边境的安达尔公国。安达尔侯爵曾被囚禁于帝都,是较早获释的贵族,如今却已倒向皇帝派,其城堡正被效忠拉乌尔的贵族士兵与部分拉乌尔军围困。
  
  安达尔侯爵原本属于摄政派阵营,与南部的瓦德波伯爵是旧识。由于瓦德波伯爵早已向伪王拉乌尔投降,没人指望安达尔侯爵会坚决抵抗——更何况,他与我及其他皇帝派贵族,并无特殊交情。
  
  显然,他是判断皇帝派终将赢得内战,决定将家族命运押在我们身上。
  
  “科波德沃尔伯爵领地的主要城市已被控制,但两支阿基卡尔叛军的涌入,使局势变得难以预测。瓦伦公爵的军队似乎已完全控制布恩拉郡,计划入侵鲁菲尼郡,以分散拉乌尔军的注意力。”
  
  “这……固然是好消息,但瓦伦公爵的兵力真的足够吗?”阿努尔·德·努巴尔的声音中满是担忧,娜丁随即回应:“放心,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是‘双子柱’中唯一的幸存者。”
  
  “‘双子柱’?!若是他,那确实无需担心进攻力度不足。”
  
  “双子柱”曾是前太子麾下的两大名将,其中一人已战死,另一人便是此次指挥官。据悉,前太子去世后,他一直追随瓦伦公爵,忠诚度与能力都无可挑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