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君向潇湘我向秦 (第1/2页)
河北官员乃是在陆游离开后的第二天方才被发现的经略使消失的。
第三天,手足无措的河北官吏方才将讯息发往济南府。
这实在不怪河北官员反应迟钝,因为陆游的官印还在经略府大堂中,他也是处理完事务方才从容离开的。
而汉军高层又有微服私访的习惯,哪怕是有人看到了陆游出城,也还以为他是去探访民情去了,倒也没有在意。
至于刘淮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是真的将陆游当作自己人的,也相信陆游的操守,所以没有派遣任何人作监视。
正所谓大丈夫行事以心相交,坦坦荡荡,不用小人行径也足以建立稳固关系。
河北经略使都给了,实际权力也给出去许多,可以说只要陆游安心做事,对付金国,不要再搭理宋国,那么到刘淮立国之时,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宰执的位置。
但是陆游也是有自己坚持的,那就真的令人无话可说了。
这就是标准的路线之争,乃是最惨烈,最无法调和的斗争。
六月初二,当陆游所乘坐的船抵达归德府之时,刘淮终于赶了过来。
“停船!停船!”
毕再遇举着一面节度府的旗帜,直接冲到了都水监衙门,随后举着令牌向着已经吓呆的判都水监说道:“迅速派遣船只,拦下前面那艘船!快!”
都水监的蜈蚣小船迅速开出,将那艘已经探查明白的平底沙船团团包围,随后直接逼停。
刘淮戴着斗笠,脸色沉静的立马于渡口,遥遥看着向河边驶来的舰船,随后大声吼道:“刘淮请陆先生下船一会!”
他身侧的亲卫会意,同样齐声大喊:“汉王请陆先生下船一会!”
“汉王请陆先生下船一会!”
陆游自然也不会在这等场合怯场,不过片刻,就乘坐沙船中放下的小船,由一脸惭愧的曹大车摇橹,向岸边而来。
刘淮也顺势下马,阻止了试图跟过来的亲卫,就在岸边滩涂踩着烂泥,与同样鞋子湿透的陆游相向而立。
往日两人说起话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事到如今,之前亲密无间之人,竟然相顾无言,唯有目光相对,眼神皆是坦荡而已。
“大郎君,俺……”
最先打破僵局的却是曹大车。
刘淮只是摇头笑道:“不怪你,我既然让你去护卫陆先生,就是以他为主的意思,此番你的举止乃是遵从军令,不算负我。”
曹大车长舒一口气之余,竟然鼻子一酸,有落泪的冲动。
刘淮说罢,转头看向了陆游,摇头叹气说道:“曹大郎乃是职责所在,不得不跟着陆先生南下,但是陆先生为河北经略使,却如何能擅离职守?
若是经略使缺失之时,金贼攻来了,又该如何?到时候生灵涂炭,陆先生罪过可就大了。”
陆游同样摇头失笑:“金贼已经被汉王殿下杀破了胆子,又哪里还能来犯我境?
再说了,我此番南下,也是与河北官吏交待了政务,方才从容离开的,汉王指责,属实荒谬。”
文化人都是骂人不带脏字的,陆游阴阳怪气夹枪带棒却并没有让刘淮发怒,反而依旧笑着言道:“我终究没有承认过汉王的身份,这个名头也不是我叫起来的。
陆先生,你说我该怎么办?难道要出个告示,告诉士民不能如此说吗?那样岂不是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陆游仰天长叹:“唉……所以我也终究无法怪罪大郎,时也命也,世事如潮,人皆争渡,走到这一步,终究乃是天意罢了。”
刘淮踏着泥水,上前一步,抓住了陆游的双手,恳切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留下来,协助我统一天下,做我的宰执如何?”
陆游任由刘淮抓着自己双手,沉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大郎,你可知道我是真的想过就此不闻不问,只在北地覆灭金国吗?
我甚至想过,若是在你的麾下任官,来日大宋灭亡时,我还可以凭借国中宰执身份,保下一些赵氏血脉。
由我在中间斡旋,大郎你处置江南士大夫的时候,也会留下三分情面,堪称两全其美。”
刘淮即便知道陆游要说‘但是’了,却还是用希冀的目光看着他,试图拉着陆游回心转意。
陆游却不由得偏开脸,躲闪了刘淮的目光,抽出了双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诚恳以对:“但是我心却终究不能平。”
“我陆氏世受国恩,我的祖父陶山公为了求得名师,跋山涉水千里,向王舒王求学,而王舒王则是对我祖父倾囊相授。
后来我祖父被大宋官家看重,成为一任宰执,这是何等恩重如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