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洪武弊政 (第2/2页)
虽然路引确实让百姓抱怨,但也的确方便了朝廷管理百姓,有了这个就不怕百姓扎堆闹事了。
省去了担忧草寇的心思,朝廷可以腾出精力做大事。
看对方保持沉默,黄易问了一个问题:“高炽,知道乞丐吗?天下乞丐有多少人?如果这些人全都聚起来对抗朝廷呢?”
这……
朱高炽挠头道:“不会吧,饭都吃不上的乞丐,怎么可能聚起来对抗朝廷?”
黄易笑着点头道:“是啊,如果有人振臂一呼,可以给天下所有乞丐一碗饭吃,他们会不会追随?百万之众有些夸张,但聚齐十万应该不是难事。”
“此时的乞丐,跟流民有区别吗?”
嘶……还真是,完全没区别,流民更多是因为吃不上饭,在本地活不下去了,不得已出去逃荒。
黄易接着说道:“都说故元不好,的确,说起他们的卑劣事迹,罄竹难书。可故元这座朝廷在中原也苟延残喘了百余年呢。对于元庭来说,流民和反贼一直都在,为什么偏偏亡国在百年之后?而不是一开始呢?”
“单纯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元兵强大吗?我想不是的,每个王朝起初都有清明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就不会有太多流民。”
“正如天下的乞丐,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当乞丐?”
“洪武大帝深知流民之害,所以大明开国就施行路引制度,有用吗?百姓是拍手称赞,还是背地里暗骂?”
“你让百姓安居乐业,吃喝不愁,谁愿意做流民?”
“若你让百姓穷困潦倒、食不果腹、活不下去,哪怕你用铁链锁住,也挡不住天下流民成灾。”
朱高炽点了点头:“是啊,中原如今没有路引制度,甚至您还宣布杀官无罪、哪怕造返也无罪!这些年也不见有什么叛乱危害。唉……是我们格局小了。”
黄易摆手安慰道:“有一句话你说的很对,你皇爷爷这个人看起来大公无私,但他的一切谋划都是为了朱家万世千秋,个人无私,却让家族成私……所以他错了!”
“虽然没有举国奉养皇帝一人,却盼着举国世世代代奉养他朱家一族?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的就是他这样的皇帝。”
“将天下视为一家一姓的私产,这样的朝廷早晚要倒。”
“唉……古今兴亡多少事?苦的都是一代代的底层百姓。”
朱高炽完全听进去了,于是他开口请教:“姨夫,让百姓安居乐业不难,高炽自信如今的大明已经能做到。但想要让百姓不羡慕中原的自由和富庶,这个就难了,至少需要让他们的收入比得上中原。”
“但我们做不到,缺了一样东西——化肥!大明的粮食产量远低于中原。”
“其次像那些层出不穷的日常用品,甚至盐铁都能普及到一家一户,这样的生活标准,再来二十年,大明也很难做到。”
听到这个问题,黄易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错了!你完全错了。”
“问题不在粮食和银钱方面,恰恰在朝廷。”
在朝廷?朱高炽表示不理解,怎么会在朝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