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徒论辩

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徒论辩

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徒论辩 (第1/2页)

朱高炽难以理解,这在黄易的预料之中,因为上层出身的朱高炽,从未以普通百姓的视角生活过,所以很难做到深知民生疾苦。
  
  当年在关中生活过一年,可那时的关中早就跟中原大明不是一个制度了,所以朱高炽体验的底层生活很超前。
  
  没经历过压迫和磨难,不足以言感同身受。
  
  “朝廷颁布法令,百姓为了正常过日子生活,一般是不会主动触犯的,哪怕很多法令压根就不合理,就比如说路引制度。”
  
  “其实历朝历代,都要类似路引的东西,唐代有符传、宋朝有凭由,甚至还有别的朝代叫什么介卲信、暂住政、什么码的,换汤不换药,其实都是一种东西……若这东西真的完全被百姓抵制,那就不会流传下来了。”
  
  “就像给耕牛穿鼻孔、带上笼子一样,是枷锁、是试探、更是在驯化,慢慢的百姓就习惯并且接受了,这就是朝廷,视百姓如牛马的朝廷。”
  
  “假如我是一个农户,耕田十亩,一家三口,除了缴纳的赋税之外,可以养家糊口。如果能安稳度日,我不会想着造返,只求平淡过活即可。”
  
  “所以哪怕路引限制了我出行,简单,我不出门就是了,亲戚朋友都在方圆十里二十里,最远不超过百里,或许用不到路引。”
  
  “虽然路引制度害得我走不出家门百里,但艰难度日养家糊口已经耗尽了我的精力,我可以接受不出远门。”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姨夫,天下百姓如果都像您这样想,那可就真的太平了。”
  
  太平?
  
  黄易嗤笑道:“从来都是百姓盼太平,偏偏朝廷折腾不休。”
  
  “你在关中的一年里,见过长安联合衙署一年有几次行动?若非必要,朝廷绝不扰民。”
  
  “可大明不是,今日收这个税、明日抽那个捐的,时而修路、时而修渠,总之老百姓除了要种好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一年四季别想闲着。”
  
  “不是在出钱就是在出力,更何况当年的中原大明粮食产量低,很多时候缴纳完苛捐杂税,余下真不够口粮的。”
  
  “人们被朝廷逼得活不下去,不当流民又如何?当也是死,不当也是死,换做是你,你会远走他乡吗?”
  
  额……
  
  朱高炽沉默了,“朝廷也不想扰民,更不想让百姓变成流民,很多时候是下面的官员层层加码……”
  
  黄易摆手打断了他,“没错,你也知道是这样。可在百姓眼泪,哪怕是一个村子的里正,他也代表的朝廷,更不用说一地知县了。”
  
  “你们应该制定更多的策略,或者用更多的手段去监察百官、约束百官,可现实情况呢?”
  
  “你皇爷爷成立了锦衣卫,的确是监察百官,可他监察百官的初衷却是为了巩固皇权,以防官员密谋大逆。”
  
  “至于官员在下面欺压百姓,这个好像不归锦衣卫管?是这样吧?”
  
  朱高炽红着脸点了点头,确实如此,锦衣卫不管百姓。
  
  黄易笑了,“监察百官不是有御史台吗?怎么?怕他们官官相护,所以又单独开设了锦衣卫?”
  
  “我看不是!根子还是皇帝没有跟百姓感同身受。”
  
  “从大明立国朝廷开启路引制度,到洪武十三年,全国设立巡检司数千所,就是为了严密约束百姓流动。但数千所委实太多了,洪武皇帝在十三年的时候裁撤了三百多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