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初升的玉米渔港,无法复刻的「正反感官料理」!(第二更) (第1/2页)
“呼呼.”
“呼呼.烫啊!”
看着评委们都露出哈气的表情,直播间的网友们瞬间反应过来了。
【这烧麦里面应该是爆汁了!而且是很烫的汁水!】
【爆汁的烧麦?那这东西和灌汤包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理论上来说,灌汤包之所以能灌汤,利用的就是包子能封口的特性!但这可是烧麦啊!】
【对啊,开口的烧麦哪来的酱汁,如果是上锅蒸的话,滚烫的汤汁会烫破烧麦皮,如果是下油锅炸,那不封口汤汁早就流出来了,怎么可能有爆汁的效果!】
【如果是先炸后蒸的呢?】
【开什么玩笑,你知道先炸后蒸的难度有多大吗?我看你是对猪网油没有概念!】
因为是全国晋级赛事,所以评论区里也不乏专业的厨师。
他们比那些只是过来看热闹的网友清楚得多。
猪网油这种食材,你就算包三层,四层,五层
只要温度超过临界点,就立马会油脂化,毕竟常用烹饪手法中,它本来就是用来增添食材的油润口感的。
这种情况下,「先炸后蒸」对炸的要求就特别高。
温度不能过,时间不能超.
基本上每一秒都是与食材特性在进行赛跑。
这种情况下,还能保证内部有爆汁,技巧难度可想而知。
同样,评委们在适应了爆汁温度后,也是飞快的反应过来。
只不过,相比一头雾水的网友们,他们视野却是清晰了不少。
谭知风呼出一口热气,此刻他已经适应了嘴里的爆汁。
和之前不同,夏鸣这次的爆汁温度并不算特别烫,抗过冷不丁袭击的那波后.
仔细吃起来,却是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里面的山药粉丝,很好的中和了猪油的香味。
谭知风平静下来后,开始仔细分析嘴里的味道层次。
“入口是网油的脆韧,然后是火腿一入口的咸香,之后山药粉丝软绵绵的滑嫩口感,再进入不知哪里来的爆汁给予的一抹温暖的惊喜。”
“酱汁增添了整个烧麦的风味,将口腔化为了料理用的锅具。”
“各种食材搭配着这酱汁在嘴中实现口味上的融合,相比其他一口气成型的料理。”
“这烧麦,每一口,都有一些味道上的不同。”
谭知风眼中闪烁过一道精光。
“将食材放在口腔中融合,以此来缩减食材香味本身融合的时间吗?”
“为了赶在其他选手前呈现料理,他竟然将一部分料理的操作,放在了灶台之外!”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这种料理让谭知风想起了经典的「法式拿破仑蛋糕」。
其入口前遵循三层酥皮+两层奶油(或果酱)的结构,单独拆开吃各有不同的味道。
初入口时,三个不同部位的味道也很明显,但在牙齿咬破酥皮的瞬间。
奶油的“绵软”与果酱的“酸”会填补上来,瞬间将三者搅合在一起。
之后随着口腔中的唾液,短时间内形成一种由单纯到复合的感受。
当然,华餐中也有类似的手法,多出现在爆汁丸子,或者是分层料理之中。
感受着嘴里越来越复合的味道,谭知风不自觉眯起了眼睛。
旁边,和他一样先从「火腿冬笋猪油网烧麦」开始吃的尹盛江,则是已经在感受完奇妙的味道后,开启了对其料理手法的评判。
“首先,夏鸣对于猪网油的运用非常熟练。”
“适度油温使得外部获得酥壳,薄的透亮但依然能保持口感。”
“山药粉丝锁住了猪油的香气,让整个烧麦显得一点也不油腻,火腿的风味给了烧麦咸味。”
“冬笋提升了它的脆,葱白丝给了馅料一部分韧性,更好的缓冲了山药粉丝的绵软。”
“至于最核心的爆汁.”
尹盛江知道,粉丝有吸取肉汁的作用,能保证整体包子的口感。
这就是市面上常见的「猪肉粉丝包」「牛肉粉丝包」口感极佳的原因。
但夏鸣利用的却不是山药粉丝的吸水性。
“新鲜的山药泥,通过滤网压缩成类似鱼面的条状已经是极限了。”
“其内里结构无法像「豆棍」一样,形成多孔状,也无法像寻常粉丝一样吸收汤汁并膨胀。”
“那这爆汁,就不可能来自于山药粉丝本身,唯一的解释,就是「汤冻」!”
但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汤冻融化温度在35℃左右,上锅蒸的蒸汽温度是100℃,猪网油在100℃的蒸汽温度下会快速融化!
所以,绕了一圈后,尹盛江发现,用汤冻会化的太快,且猪网油做的烧麦皮会渗汤汁。
不用汤冻,基本没有办法将爆汁融入烧麦中。
一根筋变两头堵,直接死循环!
就在他眉头皱起,思索其中有什么巧妙的手法构想时。
一旁的白素素脸色却是唰的一下就变了。
尹盛江能想到的她都想到了,不同的是,她脑海中确实存在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未饱和熟蒸法」?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会这招!!!”
白素素整个人猛的抬起头,对着一脸平淡的夏鸣望去。
此刻他心中翻江倒海
这并不是因为夏鸣烧麦的味道,平心而论,烧麦很好吃,但离最顶级还有一线差距。
可完成烧麦的手法却早已达到了至臻境界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白素素却是曾经见「夏一天」制作过这种温度与口味相悖的料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