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记忆裂痕 (第2/2页)
“有发现吗?”苏雨晴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咖啡。咖啡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模糊了她的表情。
林默把屏幕转向她,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你看这个日期,还有陈志远的就诊记录。他们一定有关系,而且都和这个传呼机有关。”
苏雨晴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然后抬起头:“我们去材料分析室。”
材料分析室位于实验室的最深处,这里的仪器比外面更精密,墙壁是厚重的铅合金,能隔绝一切电磁干扰。林默小心翼翼地从恒温箱里取出传呼机——这台1987年产的摩托罗拉Beep机,外壳已经泛黄,侧面有一道细微的划痕,那是他小时候不小心摔在地上留下的。他还记得父亲当时很生气,第一次骂了他,现在想来,那或许不是生气,而是恐惧。
苏雨晴将传呼机固定在扫描台上,调整好焦距。“开始吧。”她按下启动键,扫描台发出轻微的嗡鸣,一道极细的X射线从传呼机内部穿过,实时影像出现在旁边的显示屏上。
起初,屏幕上只有一些陈旧的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线圈,都是80年代的标准配置。苏雨晴皱了皱眉:“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林默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他记得父亲说过,这台传呼机“藏着重要的东西”。难道是他想多了?
就在这时,扫描到传呼机底部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不规则的阴影。苏雨晴立刻放大影像,眼睛瞬间睁大:“这是什么?”
那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被包裹在橡胶垫里,与其他元件没有任何连接,显然是后来加装进去的。芯片表面刻着一串微小的符号,像是某种密码。
“进行成分分析。”林默说。
光谱分析仪开始工作,数据源源不断地跳出来。当“硅-28”“碳-12”“硼-11”这些元素出现在屏幕上时,苏雨晴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量子隧穿芯片?”
林默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量子隧穿芯片,这种技术直到2015年才在“溯源”项目中投入使用,用于处理海量的量子纠缠数据,怎么可能出现在1987年的传呼机里?
他立刻调出“溯源”项目的芯片设计图,与屏幕上的影像进行比对。当两条线路图完美重合时,实验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仪器的嗡鸣在空气中回荡。
“这不可能。”苏雨晴喃喃道,“80年代的工艺根本无法制造出量子芯片,更别说这种采用了自旋电子学的先进设计。”
林默没有说话,他的手指抚上显示屏上的芯片影像,仿佛能感受到那冰冷的金属质感。父亲当年在研究所到底做了什么?这个芯片和“溯源”项目有什么关系?陈志远又是谁?无数个问题像潮水般涌来,让他头晕目眩。
“我们试试逆向工程。”林默下定决心。他打开专用的破解软件,将传呼机连接到电脑上。软件开始读取芯片的数据,进度条缓慢地爬升。10%、20%、50%……当进度条达到90%时,传呼机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电流声,屏幕上的代码瞬间变成了乱码。
“怎么回事?”苏雨晴上前一步。
林默刚要回答,传呼机的扬声器突然响了起来。一个模糊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带着强烈的失真感,像是隔着厚厚的时空屏障:“记忆是带刺的琥珀……”
声音很短,只有一句话,却在实验室里久久回荡。林默和苏雨晴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记忆是带刺的琥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警告,还是提示?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实验室的红色警报灯突然开始疯狂闪烁,刺耳的警报声撕裂了寂静。“嘀——嘀——嘀——”的声音越来越响,墙壁上的安全门开始缓缓关闭。
“不好!”林默冲向控制台,手指在按钮上疯狂按压,“关闭警报!解除锁定!”
但一切都是徒劳。屏幕上弹出一行红色的文字:“系统已被远程锁定,权限不足。”
苏雨晴立刻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试图破解安全系统。“是量子加密程序,”她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对方的技术水平比我们高太多了。”
警报声越来越尖锐,红色的灯光映在两人脸上,像是染上了一层血。林默回头看向扫描台上的传呼机,它此刻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林默知道,他们已经触动了某个沉睡了三十多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守护者,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我们得离开这里。”苏雨晴抓住林默的手臂,“安全门还有三分钟就会完全关闭。”
林默没有动,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那行红色的文字。远程锁定?对方是谁?是陈志远?还是其他什么人?他想起父亲在病床上的呢喃“别碰那个盒子”,或许这个传呼机,就是那个“盒子”。
“走!”苏雨晴用力拉了他一把。林默回过神来,跟着她冲向安全门。就在门即将关闭的瞬间,他们冲了出去,身后传来“哐当”一声巨响,安全门彻底锁死了。
两人靠在走廊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警报声还在实验室里回荡,红色的灯光透过门缝渗出来,在走廊的地面上投下一道诡异的光带。
“我们触动了一个大麻烦。”苏雨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林默点了点头,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那个神秘的声音“记忆是带刺的琥珀”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而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