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决择 (第2/2页)
拾穗儿怎么能放心?奶奶的腿有老寒腿,平时走路都要慢些,更别说在狂风里爬房顶了。
她死死拽着奶奶的胳膊,眼泪都快出来了:“奶奶,太危险了!粮食没了我们再种,您要是出事了,我怎么办啊?”
可她拦不住执拗的奶奶,奶奶用力挣开她的手,搬过墙角的木梯,一步步艰难地往上爬。拾穗儿在下面看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能紧紧扶着梯子,一遍遍地喊:“奶奶,您慢点开,小心点!”
就在奶奶爬到房顶边缘,伸手去抓被风吹得鼓胀的塑料布时,一股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突然从村子西侧卷了过来,像一条黄色的巨龙,裹挟着碎石和断枝,呼啸着掠过房顶。
一块拳头大的石块被旋风卷起,像一颗失控的子弹,狠狠砸在了奶奶的后脑上。
“奶奶!”
拾穗儿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音都破了音。
奶奶的身体猛地晃了晃,像一片失去力气的枯叶,没有丝毫挣扎,就从房顶上直直地坠落下来。
拾穗儿疯了一样冲过去,却被脚下的沙土绊倒,摔在地上也顾不上疼,连滚带爬地扑到奶奶身边,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奶奶的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毫无血色,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嘴角还挂着一丝淡淡的血丝。
可当她模糊的目光落在拾穗儿脸上时,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有了点微弱的光。
她伸出颤抖的手,先是用指尖轻轻摸了摸拾穗儿的脸,像是在确认她有没有受伤,然后又艰难地转向刚好赶来的陈阳,摸了摸他的手,接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两人的手紧紧叠放在一起。
“穗儿...阳阳...奶奶不行了……”
奶奶的声音轻得像耳语,每说一个字都要喘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你们要好好的……一起把这片沙漠……变成宝地……让咱金川村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这是奶奶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奶奶的手缓缓垂了下去,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脸上却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像是终于了却了心愿。
拾穗儿紧紧抱着奶奶冰冷的身体,哭得几乎晕厥,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像是被堵住了呼吸。
陈阳在一旁看着,眼眶通红,泪水也忍不住滑落,他只能用力按住拾穗儿的肩膀,一遍遍地说:“穗儿,别哭,奶奶走得安心,我们要记住她的话,不能让她失望。”
奶奶下葬的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没有像样的墓碑,只有一块简单的木牌,上面是老村长用毛笔写的“石奶奶之墓”,字迹有些颤抖,却格外工整。
拾穗儿跪在坟前,把自己亲手种的第一株沙枣苗栽在了旁边,小小的幼苗在风中微微晃动,却透着倔强的生机。
她趴在坟前,轻声说:“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会守护好金川村,守护好这里的人,把这片沙地变成宝地。”
回忆如潮水般缓缓退去,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的疼痛让拾穗儿猛地回过神来。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已经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红印,甚至有些地方被掐得发白,眼泪也不知何时滑落,砸在布满沙尘的手背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又很快被干燥的空气吸干。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陈阳,他的眼眶也通红,眼底布满了血丝,显然是猜到了她在想什么,也想起了那些悲伤的过往。
陈阳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那动作里有理解,有心疼,更有不离不弃的笃定,像是在说“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你”。
再看眼前的乡亲们,李大叔别过头,用粗糙的袖子用力擦了擦眼睛,袖口都被蹭得发毛,却还是掩饰不住眼角的红;
王大娘抱着孩子,一边轻轻拍着,一边用另一只手偷偷抹眼泪,泪水落在孩子的襁褓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小石头虽然不太懂大人的悲伤,却也看出了穗儿姐的难过,乖乖地站在原地,把手里的沙枣干递了过来,小声说:“穗儿姐,吃点沙枣干就不难受了。”;
几个和拾穗儿一起长大的年轻姑娘,也都红着眼圈,互相拉着对方的手,眼里满是对拾穗儿的心疼。
这些人,是在她失去双亲后,给她一口热饭、一件暖衣的人;
是在奶奶离世后,帮她料理后事、默默安慰她的人;
是在她跟着张教授学技术时,毫无怨言地帮她照看试验田的人。
是这片土地让她失去了太多,可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家离开故土,怎么能让父母和奶奶的长眠之地,就此变成一片荒芜的沙丘?怎么能辜负乡亲们这些年对她的好?
一股巨大的悲伤在她心中翻涌,可紧接着,更强大的不甘和决心也随之燃烧起来。
她恨的从不是这片土地,而是那无常的灾害,是这严酷到让人绝望的自然环境。
“我要改变这一切,”
这个念头在她心中深深扎根,“我要让这片土地不再吞噬生命,要让它孕育出希望,要完成奶奶的遗愿,要对得起父母的牺牲。”
帐篷内,煤油灯的光晕在每个人脸上跳跃,将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
病床上的老村长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用一种充满信任和期许的目光望着她。
那目光里没有催促,只有鼓励,像是在说“孩子,别怕,我们都信你”。
张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眼中闪烁着关切,还有一丝对晚辈的期许;
苏晓手里还拿着医疗箱,脸上是专业的冷静,可眼神里却藏着明显的支持;
杨桐桐紧紧攥着拳头,用力点了点头,用动作告诉她“我们都在”。
就在她内心挣扎不定的时候,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轻轻搭在了她的肩膀上。
石穗儿转过头,对上陈阳坚定而温柔的目光。
那目光里有理解,有心疼,更有不离不弃的笃定。
“穗儿,”
陈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帐篷内的寂静,“还记得奶奶临走前说的话吗?她让我们好好的,一起把这片沙漠变成宝地。”.
他顿了顿,上前一步,与石穗儿并肩站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乡亲,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我陈阳在这里发誓,我会永远支持石穗儿,永远站在她身边。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风沙,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一起扛。我们要完成奶奶的遗愿,一起让金川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刚落,陈阳的父母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陈母的眼睛还红着,脸上却努力挤出了温暖的笑容,她上前一步,轻轻拉住石穗儿的手。
穗儿的手很凉,陈母便用自己温热的手掌紧紧裹住它:“穗儿,别怕。你陈叔叔和我,还有全村的人,都会支持你的。奶奶的话我们都记着,你是个好孩子,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陈父也点了点头,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是啊,穗儿。你从小就聪明能干,性子又稳,现在又有阳子帮你,还有张教授他们这些有学问的人支持。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大不了我们再从头来,房子塌了再建,树倒了再种,总能把日子过好。”
这番温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石穗儿心中的犹豫和恐惧。
她看着陈阳坚定的眼神,看着陈父陈母慈祥的面容,看着周围乡亲们眼中渐渐燃起的光亮,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老村长的重托不是负担,是信任;
乡亲们的期待不是压力,是动力。
她不能再让悲剧重演,不能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像她一样失去亲人,不能再让这片土地继续荒芜。
她要守护这片土地,更要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
石穗儿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面向所有乡亲。
她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原本迷茫和脆弱的眼神,此刻已经被清澈的坚毅所取代。
那是一种经历过失去、却依然选择勇敢的坚定,是一种承载着希望、绝不轻易放弃的执着。
帐篷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空气里充满了庄严的期待,连煤油灯的噼啪声都仿佛变得轻了些。
“老村长信我,把金川村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了我;乡亲们也信我,愿意支持我。”
石穗儿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带着些许未平的颤抖,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砸在每个人的心上,“我石穗儿在这里,谢谢村长对我的信任,也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说完,她向着老村长的病床,也向着在场的所有乡亲,深深鞠了一躬。那一躬鞠得很沉,里面藏着感激,藏着决心,也藏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当她直起身时,脸上犹有泪痕未干,可眼神却亮得惊人。
“十年前,我的父母为了护住我,被风沙夺去了生命。前几天,我的奶奶为了守护咱们全村过冬的口粮,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她的声音顿了顿,目光落在帐篷外那片被夕阳染成血色的废墟上,“我知道,这场沙暴让大家怕了,也让大家累了。旗领导已经明确宣布,要让咱村整村搬迁,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懂。”
这话一出,帐篷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面露难色,有人眼神动摇,却没人再轻易说“走”。
小石头抬起头,小声问:“穗儿姐,我们真的要走吗?我不想离开奶奶的坟。”
石穗儿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眼眶又红了。
她站起身,再次看向众人,声音里多了几分决绝:“但我决定留下来。这片土地埋着我的亲人,也埋着大家的根。我想试着争一次——明天,我会和张教授、陈阳,还有几位乡亲代表一起去旗里找旗长。我们要拿出能守住村子的底气,证明这里能变好,也能让大家安全安稳地过日子。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夜色彻底沉了下来,戈壁的风带着寒意吹进帐篷,可每个人的心里,却都燃起了一簇不肯熄灭的火苗。
老村长欣慰地点了点头,张教授推了推眼镜,已然开始思索要准备的治沙数据,陈阳紧紧握住石穗儿的手,用眼神传递着“并肩作战”的信念。
这场关于“去留”的抉择,终究以一场坚定的“争取”落定,而明天与旗长的会面,将是他们守护故土的第一关。